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十三章 推理案情,一半大奉国运(3/5)

头雾水,有心抢功,但是却没有那个脑子,只能干瞪眼。

可惜,许七安还是晚了一步,扑空了,周百户在祭祖大典当天就离开了京都城,不知去向了,这条线索算是断了。

黄昏时分,刘公公赶在城门关闭前回了皇宫,在干儿子们的服侍下,换上便服,泡了澡,正喝着饭前茶水。

一名小宦官匆匆进来,细声细气的说道。

“干爹,陛下派人来请。”

刘公公捏了捏眉心,满脑子的浆糊,没好气说道。

“知道了!”

刘公公喝了口水,招呼儿子更衣,换上了蟒袍,刚踏出门槛,忽然想到了什么。

“给咱们把卷宗拿来,今儿咱家带回来的那个。”

小宦官回屋去取,一路来到静心殿,通传之后,刘公公被领着进了殿,见到了穿道袍,长须飘飘的元景帝。

元景帝没打坐,也没办公,手里握着书卷,思绪却不在书里,瞥了一眼刘公公,语气极淡的开口道。

“刘荣,朕派你督促案情,这都过来一天了,有什么收获啊?”

刘公公心里一凛,他在宫中当差几十年,深知元景帝的脾性,元景帝越是这副姿态,就表示他心里越是烦闷。

问案情是假,元景帝这是要发脾气,刘公公一阵后怕,随后又是庆幸,心说幸好早有准备,幸好今日还真有所收获。

“陛下,这是今日案情汇总,奴婢正要承给您看。”

刘公公从袖子里取出一本薄薄的册子,元景帝的贴身大太监,手里拖着浮尘,走过来接了册子,恭恭敬敬递给元景帝。

元景帝把书搁在一旁,接过册子,凝神细看。看着看着,两条眉毛就扬起来了,眼神中的怒火在酝酿。

“通篇废话,刑部和府衙的人越来越不中用了。”

元景帝怪责道,他扫了一眼刘公公,吓的对方身子一抖。元景帝把册子摔在一旁,语气没有情感,反而愈发渗人。

“打更人衙门那边呢?”

刘公公脑袋低垂,细声细气,小心翼翼的提醒道。

“陛下,都在后面呢!”

元景帝眉头一扬,重新拿起册子,继续往下看。看着看着,他紧锁的眉头,不自觉的舒展,眉宇间的急躁也慢慢敛去,竟看的专心致志。

元景帝从侧躺的姿势,转换成了端正的坐姿。他的脸色越来越凝重,目光也越来越锐利。

两名大太监不自觉的放缓呼吸,既害怕惊扰陛下,也害怕触霉头。到最后,元景帝放下册子时,修道二十年的仙风道骨荡然无存,只有人间帝王的威严与凌厉。

刘公公额头已经沁出冷汗了。他原以为陛下会满意,但看情况,似乎起了反作用?

“传令!”

元景帝脸色如凝冰霜,语气严肃,带着杀意,冷声道。

“太康县令渎职,致大黄山周边灰户死伤数百人,革职,收押大牢,明年秋后处决。

元景帝说完这些,眉头紧皱,盯着手里的册子,低声呢喃道。

“许子圣吗,果然厉害,只是可惜,不能为我所用!”

元景帝并没有提到许七安,因为许七安本身就是戴罪之身,他的功劳要放到最后,奖励就是不杀他。

“奴婢领命!”

刘公公闻言松了一口气,如释重负,心中暗道,许子圣果然特殊,就连陛下都对他十分忌惮,今日自己的做法是正确的。

刘公公退出了静心殿,元景帝起身走到了窗口,看着漆黑的夜空,神秘而又深邃,良久才开口道。

“传令,解除京都城内外城城禁!”

说罢,元景帝走入殿中深处,坐在了蒲团之上,闭目打坐,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升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