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401章糖的重要性(3/4)

的人商量对于糖厂是改造方案,石磊又陪着刘军垦去了棉纺厂和毛纺厂。

这几个工厂目前面临的困难其实都一样,设备陈旧落后,产能低下,产品销路不畅,生产出来的东西卖不出去。

这些事儿对于军垦城来说其实真不算事,这些简单的流水线设备,只要有图纸,军垦机械厂就完全能够生产。

而纺织机械这一块,如今国内并不落后,北疆这个地方是我国优质的长绒棉基地,又有着大量的毛皮,所以生产这一块根本不算问题,投入一部分资金就解决了。

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最主要的是销路问题,基本上销路有了,事情也就彻底解决了。

而如今军垦城产品都是面对全世界的。他们这点产量哪里禁得住卖?

随意刘军垦再跟石磊具体的商量了细节之后,他也就撤了。毕竟新官上任,军垦城那边也同样需要他做决策。

事情谈完之后,石磊是有些不痛快的,因为刘军垦虽然答应了为这几家企业注资包销产品,但也同样提出了一个苛刻的要求,那就是投资人要占51%的股份。

这就等于变相的成为了这几家工厂的实际话事人。

石磊不痛快也没办法反对,不答应人家就不管。那么企业就只有倒闭这一条路了。

其实这个过程内地九十年代就已经大规模实施了,几个企业能维持到现在,还真的是主管部门长期努力的结果。

不过石磊还是误会刘军垦了,他之所以这样,还真的是为了这几家企业的发展。

军垦城这边主导和让他们自己主导相比,优劣就可想而知了,最起码不会再出现一个厂长毁掉一个企业这种事儿了。

大肚子厂长已经被纪委同志请去喝茶了。而万海泉此刻正在王乐成的办公室里面挨训。

不过王乐成肯定已经不会放他回来了,在上面找个单位给他挂一下,反正马上也要退休了。

之所以带这么多企业老总过来,刘军垦的意思本来是打算对口帮扶,象这几个企业,还真用不到政府出面。

再说政府是机关,不是经济实体,也不可能用财政拨款的形式去帮助别的地方的企业。

曾柔第一个举手表示,她负责糖厂的帮扶,而且军垦制药的投资并不需要偿还,只要租借给她土地作为药材基地就行。这种条件石磊马上就答应下来。因为这边就不缺少土地。

制糖厂的设备图纸是李老和沈军垦共同完成的,需要送到战士机械厂去定制。

曾柔开着越野车和沈军垦一起去往军垦城。李老有些不放心他们年轻人做事,所以一同前往。

曾柔开了一段崛起小嘴儿嘟囔:“你一个大男人好意思看着人家美女开车啊?”

沈军垦挠挠头:“你这个座驾太高档,很多性能我弄不懂。”

“我告诉你不就行了?懒就说懒,别给自己找理由。”

说起来曾柔也年仅三十,这些年到处奔波,把婚姻也给耽误了。

其实也不算耽误,如今军垦城三十多岁不结婚的人大把,搞得马蓉和赵玲儿看的都着急。

班子调整后,亦菲和叶倩倩分别成为了市委和政府的秘书长,级别也都提了上去,看来总部那边是要把这两个年轻人当做接班人培养了。

“你就替她开会儿,咋就没有一点儿绅士风度,怪不的你都找不到媳妇儿!”

李老看不下去开始骂徒弟。

其实沈军垦是李老调走之后才上的班,而沈军垦从工程师干起,经常会因为一些技术上的问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