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零四五章 沈括求实(3/4)

迹晾干。这两句诗,可是不比去年樊楼的便宜。

两人又闲聊着用过了午膳,王言也是一路微笑着同人打招呼,被范纯仁送出了书院。

正要溜达走人的时候,边上一个看起来二十左右,身型高瘦,穿着相对朴素,但一看也是家境殷实的士子小跑着走过来。

“学生沈括,字存中,乃钱塘沈氏子,见过王通判。”

王言背着手微微挑眉,顿住了脚步,很亲和的点头微笑:“不必多礼,寻我何事?”

“适才学生听了王通判讲道,此前也拜读过‘王言说’。”沈括拱了拱手,以示提名讳的失礼,接着说道,“其中有几点不解,还望通判解惑。”

见王言微笑颔首,沈括说,“通判所言知行合一,格物致知。却不知格何物,知何事?”

格物致知,自然是一个虚词,是一种高级、宽泛、模糊的概念。但是沈括是有名的科学家,虽然这时候还没有科学起来,但是关注的焦点,却是早都定下了。王言讲虚,他来求实。

这很好。

见到沈括,是出乎王言意料的,不过也不意外,毕竟这是名人辈出的时代。说不定再过两年,他就见着韩琦、富弼、王安石、狄青等人了。总是出乎意料,却难出意外。

沈括很有建树,按照千年后细分的科目,他在很多科目上都有成果。对于王言来讲,这样的人当然是要拉拢的宝贝。

格物致知的解释有很多,但是最为千年后的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的,就是实践出真知,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搞科学研究。

所以王言一脸微笑:“我在书中有提及,天地万物皆可格,天地万物皆有知。存中既与我求实,那便求实务真。我观存中体虚,又闻草药余味,可是从小用药?”

“通判医道精深,确是如此。”

“那边说医道。我观你……乃是……,须用……”

王言现场给沈括看病,分析病情,还给开了个方子,而后便就其中医理探究起来,为什么这个药就有用,用在了何处,药是如何生长的,所需气候条件。以此又延伸到了天文、地理等领域,最终放之宇宙,又说回到了人的身上。

两人就在路边,说了大半个时辰,当然多数时候都是王言在说,沈括在承受长脑子的涨痛。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致知之道,便在其中。盖因我等所求,便在不知,知不知,便是致知。”

王言终于做了一个总结,也预示着这一场单独授课到了尾声。

沈括恭敬的对行礼:“学生受教,浪费了通判时间,真是……”

“存中莫要客套,我已上任二十二日,怕是全都知道了我为州中排挤,未有职司,整日在账房中翻账本,喝茶水。哪里还怕浪费时间?”

沈括还是老实人,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反问道:“如此说来,通判已有应对之法?”

“以后但有疑问,来寻我便是。走了。”王言微微一笑,却没有回答,只是拍了拍沈括的肩膀,背着手慢悠悠的离开,行在杭州繁华的街上,往官廨回去,端是从容不迫,自信非常……

这一次的讲道是插曲,但是遇到了沈括,却是惊喜,就需要这样的人才。

那一日以后,沈括便上了心,开始研究起了王言的学说。不过却不来找王言请教,而是去找范纯仁。这是懂事儿的,王言毕竟是一州通判,还被排挤着呢,哪里有那许多时间,当然这是沈括的一厢情愿。

王言是真的安逸,不疾不徐,还是原本的节奏。不同的,也不过是早上去范仲淹处取公文的时候,聊的越来越多。其中当然少不了王言之前在书院讲道的事,范仲淹每天都得跟王言论论道。兴建书院的事,也简单的提了一嘴,不过范仲淹没有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