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40章臭名昭着的新印度总督(2/3)

够进一步呢?

而坎宁伯爵也对埃尔金伯爵同样忌惮不已。

“埃尔金伯爵也不差啊”

如果坎宁是在印度发迹的话,那么埃尔金伯爵就是英国在远东大清事务中崛起。

埃尔金伯爵毕业于牛津大学,1842年成为牙买加总督,高起点啊。

1846年任英国驻北美总督(加拿大),负责执行达拉莫勋爵和的内阁阁员的安排。

不过他本人对托利党不太对付,特别是支持对1837年下加拿大的暴乱中英国人的损失赔偿,使得托利党强烈反对,不过也因为如此,使得他在加拿大得到了巨大的支持,统治得到了稳固。

很多人后来都怀疑,这是英国政府和他在做唱双簧。

1854年他作为英国授权的加拿大领袖身份,协商了加拿大殖民地与美国之间的互惠条约。

1857年他出任英国驻大清全权代表,率领一只海陆军去了远东,12月他指挥英法联军攻打大清南方,次年 5月又率领英法联军北上,炮击大gu口,胁迫大清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此后他作为代表英国代表访问ri本,1859年-1860年,担任邮政大臣,比坎宁伯爵晚了3年担任这个职位。

不过为了进一步支付清廷,伦敦在1860年2月派出埃尔金伯爵,以公使的身份重返大清,他统领英 队,连同法兰西,夺走了圆ming园里面的所有大清的国宝,跟法兰西分赃。

最后有的向给女王、有的拍卖、有的流转到了欧洲各地博物馆。

甚至还不忘在临走前,一把火烧了三天,把这个大清最大的“博物馆”,化为灰烬。

最后更强迫大清王室,签订了不平等条约《首都条约》。

也因此,埃尔金伯爵在大清引起了巨大的仇恨。

伦敦维多利亚女王和辉格党帕默斯顿子爵的内阁为了保护他,于是在坎宁伯爵要调回伦敦后印度总督的人选竞争中,女王和帕默斯顿子爵选择了埃尔金伯爵成为新一任印度总督。

两人在英国政坛可以中生代,都是在1810年后出生,今年50岁出头的年纪,更是跟迪斯雷利和克莱斯顿成为了搭档。

因此在印度和大清方向的远东,都在努力为伦敦政坛两党努力加分,当然了,个人利益也当先。

“荷兰最近发展太快,原本我以为女王会把我放到澳大利亚做总督的,可是现在却是成为印度总督”

埃尔金伯爵苦笑道:“这里的局势,坎宁伯爵比我更加清楚,荷兰把澳大利亚拿走了,倒是令我们这些海外殖民地总督,可选择就职的地方更加的少了。”

“倒是不错,以海外殖民地,按含金量来说,加拿大总督、好望角的南非总督、澳大利亚总督、印度总督、埃及总督,这五大总督都是含金量最高的,后面才是新西兰总督、牙买加总督这些次一点的地方。

如今少了澳大利亚,却是令我们这些海外殖民地官员,突然路更加窄了”坎宁伯爵叹道。

埃尔金伯爵:“坎宁伯爵回到伦敦听说即将高升了,以后还请多多支持印度这边的发展啊”

坎宁伯爵:“自然,走,我给你交接下,印度附属联盟中各邦对伦敦的态度”

......

在鹿特丹号上,威廉四世却是一脸阴沉。

坎宁他前世没有了解过多少,但是对于这埃尔金伯爵詹姆斯.布鲁斯却是十分的熟悉,因为在后世,他也被称额尔金,被称为入侵圆ming园两个强盗的头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