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267章 山下君他失踪了(2/2)

“明白。”银行总经理点头执行。

他明白,一旦出现假币,先前发行的旧币同等于一张废纸,没人敢收敢用,只能咬牙将其收回,重新印刷新币再发行。

可通商银行库存现大洋不多,盛宣怀当机立断,用金银珠宝抵押方式,向汇丰银行临时借支七十万块现大洋。

由于措施及时到位,通商银行现大洋准备充足,见票就兑,讲究信用,挤兑风潮现已平息。

到目前为止,已兑现收回纸币一百余万元,仔细辨认,发现假币有近十万元。

这都是有人乘乱,柜台人员分法仔细辩认的情况下收回来的。

这种哑巴亏,盛宣怀只能是打碎牙自己往肚子里呑。

这次假币风波,收到假币的直接损失,加上忙中出错,错兑多兑,运行费用等粗略计算,直接损失达到二十万元。

而余下的后遗症,隐形损失还无法估量。

二十万元明面上的钱,对于盛宣怀本人,以及通商银行而言,伤不到筋骨。

问题的关键,制造假钞的源头没找着,隐患照样存在。

而且对方究竟是什么目的,是混水捞鱼,还是意在搞垮通商银行?

站在窗棂前的盛宣怀,不寒而栗。

“大人,李公子李大人和大少爷到了。”侍卫长推门进来禀报。

“他们来了,快请。”盛宣怀精神一震,回身坐回办公室里的沙发上。

一会功夫,李经方和陈天华匆匆进来。

“杏生兄,我们来了。”

“晚生陈天华,拜见盛大人。”

李经方与陈天华分别作揖问候。

“来了就好,快坐下喝口茶,咱慢慢聊。”盛宣怀用手拍了拍沙子,如释重负地叹了口气说道:

“华之贤婿,此事是由你岳丈推举,专程从江宁府把你叫来,那边没什么事吧?”

“禀大人,在江宁府晚生见到了张香帅,一切安好,晚生与他有了约定和新的合作,这些事倒不急,待您的事有个眉目,晚生再向大人禀报不迟。”

陈天华不急不徐地回禀道。

从江宁下关码头到上海长江口约二百海里,他的小火轮一早沿长江开足马力,于下午四点钟前到达十六铺军用码头。

上岸之后,他租了辆马车先到达李公馆,找到大叔李经方了解情况。

李经方把大概情况跟陈天华介绍了。

原来,李经方在陈天华离开杭州不久,他乘快艇也回到上海,随即去看望盛宣怀。

这时,盛宣怀才将通商银行假钞案的大概情况,向李经方全盘托出。

/64/64592/17827011.htl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