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291章 围堵指挥部衙门(2/2)

支专业队伍,就算长牛铁路建成之后,这支专业化队伍还可以进行劳务输出,到别的地方承建铁路或其他道路工程项目,走后世的专业工程公司之路。

主意已定,陈天华决定成立工程建设总公司。

他立马召集人员,到浙江,江苏,安徽,四川,江西等地,到处张贴‘招工令’。

他充分发动新军官兵和银行职员,让他们给自己的亲戚朋友写信,参加工程建设总公司的招募。

招工令中明确,按部队建制,师,团,营,连建制。

衣食住行等由公司统一安排,每月还有饷银,连长以上者还可以家眷随军等。

招募令一出,各地纷纷响应,尤其是灾区百姓,本身都要被饿死,现在至少能吃饱穿暖,怎么能不去呢。

陈天华还有一招,就是发放路费,但凡有担保人的,招募来人的路费,统一由筑路公司报销。

才半个月时间,指挥部这里就集中了五六千人,陈天华安排人员进行为期一周的军事和筑路基本技能训练。

这些来自各地的工人,按部队编制,班组,排,连建制,只有连长,副连长和技术指导由指挥部派出,其余班、排长就在队伍中选拔。

每个连约一百七十余人左右,由四个排组成,每排三个班,每班十二人。

指挥部给每个连队派出一个班的武装保卫人员,除了保卫还兼任后勤保障等工作。

也就是说,每个连可以独立承担外出任务。

陈天华的这措施一出台,立竿见影,产生巨大的蝴蝶效应,虽然开始投入巨大,但后劲足,效益慢慢呈现。

这段时间里,不但是外地人前来投奔,就连本地民工,他们纷纷脱离原先的包工头组织,以个人身份进入工程总公司。

在一个多月时间里,陈天华很快组建起一百个连队,约二万人的筑路建设队伍。

经过短期训练,劳动生产率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事故率却大大降低。

陈天华干脆,将煤山镇至牛头山镇的山路筑建和隧道开挖一并展开,尽量缩短工期。

这下,让那些依靠盘剥生存的大小包工头,官吏,甚至于各帮派傻眼了。

原来的所谓民工队伍不需要那么多,里面磨洋工靠挣人头费用,都不存在了。

就算沙勒的五百人护路队,陈天华也不需要了。

他从浙江新军中增调二个整编营,约八百余人枪到工程指挥部来。

一方面加强沿线筑路的安全保障,另一方面就是变相帮李存智秘密扩军。

/64/64592/17902591.htl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