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97章 咱要立你为大明的储君!(2/4)

啊蓝玉,这一次算你这小子有眼光,你真应该好好感谢咱大孙。”

就在这时,服侍的太监进来了,手里拿着一封插着羽毛的奏疏。

“陛下,云南那边七百里加急的奏疏。”

“云南?”

朱元璋闻言,眉头不由得皱了起来,连忙接过太监递过来的奏疏,打开一看,顿时整个人愣住了。

朱元璋一动不动,仿佛生根了一般。

许久。

朱元璋才长长的吐了一口浊气,轻声道:“沐英啊沐英,你怎么也走了呀!”

当朱雄英进入武英殿的时候,他很快便察觉到了今日的气氛似乎有些不同以往。

因为朱元璋脸上没有笑容,取而代之的是木讷与悲戚。

“皇爷爷,怎么了?”朱雄英轻声问道。

朱元璋仿佛从远处收回目光,看向朱雄英,徐徐道:“大孙,你沐英伯父,他……走了。”

“沐英……伯父?”

朱雄英微微一怔。

对于沐英,他当然是没什么印象,不过他却知道,沐英和李景隆他爹李文忠一样,都是老爷子的义子。

朱元璋在征战的过程中,收养了不少义子,这些养子也在朱元璋争霸天下的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朱元璋的义子和蓝玉的不同。

朱元璋的义子全都是无依无靠的孤儿,从一开始朱元璋就没想过要利用这些义子,因为他自己是孤儿出身,知道孤儿的痛楚,所以他和马秀英,是真心的将这些义子当成自己的孩子一般。

夫妇两人将这些孩子带在自己身边,和自己的儿子们几乎一视同仁。

马秀英亲自教导这些孩子们读书,教这些孩子们做人的道理,而朱元璋则是教他们带兵打仗的本领。

这些孩子们,也没有辜负朱元璋夫妇的栽培。

长大以后个个都是好样的,跟着朱元璋冲锋陷阵,为大明的开国立下赫赫战功。

“爷爷,节哀。”

朱雄英知道,沐英的离去,对老爷子而言,又将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哎——”

朱元璋叹了一口气:“咱老了,头发白了,可是老天却让咱一次又一次的白发人送黑发人,呵,咱这心啊,是真的伤透了。”

说着,朱元璋闭上了眼睛,一瞬间让人感觉苍老了许多。

他一辈子铁血无情,杀人无数,但对自己的家人,看得比谁都重。

朱雄英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只是静静的站在老爷子的身边,陪着他。

朱元璋睁开眼睛,看向朱雄英,眼中涌上一抹欣慰:“大孙,还好你在咱身边,不然咱这日子啊,真不知道该如何过下去了!”

“你知道吗?标儿走的那段时间,咱过得跟人不人鬼不鬼的,有时候夜里,咱常常在想,要不咱跟他们一块去算了,孤零零一个人活那么久做个球啊!”

“可是咱又不能走,咱辛辛苦苦打下的大明江山,不能没有人继承……”

说到这里,朱元璋一双虎目无声的流下热泪。

“直到大孙你的出现,咱才重新找到了活下去的意义,你可能不知道,和你在一起的日子,是咱这些年来,过得最开心的日子。”

“可是咱这,咱这才刚刚开心起来,你沐英伯父又走了!”

“沐英那孩子,忠义善良,德才兼备,对咱忠心不二,西南在他的治理下,井井有条,百姓安居乐业,有他坐镇,咱从来没有忧心过。本想着让他……”

“本想着让他继续辅佐咱的子孙,为咱大明镇守西南,可是……可是他就这么走了,如今又让咱再一次白发人送黑发人……”

朱元璋絮絮叨叨的述说着,泪水早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