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十五章 不要脸的伍子胥(3/4)


“你知道伍子胥的典故?”刘剧有些不相信,典故这东西和聪明没关系,它需要的是积累,生活的积累,知识的积累,你一个小屁孩就这么有积累了,作为老子的老子还活不活了。

“太师说的.”

“太师教授的你都记得?”刘剧本人都不敢说,老师教导的都记得。尤其是太师,满嘴的“苟窦大开”,不止儿子搞不懂,自己也搞不懂。

“好像都记得”

“我咋不知道?那你以前咋不说?”

“说什么?”

“说太师教导的你都记得了”

“你也没问过呀,我还记得,伍尚要饭还出过人命吗?”

“我咋不知道?是太保说的吧?”东宫有三师三少,本为教导和照管太子的官、即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师教文、傅教武,而保就是纯粹的贴身保镖了。刘剧严重怀疑是那个胳膊比脑袋粗的保镖说的。

“当然不是了,是太师说的:‘尔浣纱,我行乞;我腹饱,尔身溺。十年之后,千金报德!’”

“你不是说,你最讨厌这些文绉绉的话吗?那你还记得这么清楚?”

“我是佩服伍尚的心狠和不要脸才记得的。”

“你从哪知道的伍子胥的心狠、不要脸的?太师跟你说过伍子胥鞭尸的事?”这是个忌讳,有违人臣之道,没有哪位夫子会讲这些,刘剧知道,太子太师和太子太傅都不会讲,尤其是当着孩子的面讲。

“鞭尸?鞭什么尸?”不是刘畅装糊涂,他真不知道。

“别管鞭什么尸,你不知道?”刘剧追问。

“不知道”刘畅肯定的回答。

“那你怎么知道他心狠、不要脸?”

“就从他写的这几个字呀?”

“这几个字?这几个字不正说明伍子胥知恩图报,大仁大义吗?你咋怎么看出他心狠、不要脸的。”

“你说,那个女子为什么投河自尽?”

“当然是吴国的风俗,未婚女子与陌生男子说话,是奇耻,她自觉没脸见人,才投河的。”

“那,她为什么还要跟伍子胥说话。再说了,浣纱还要带午饭,她要浣多少纱啊?就算给皇宫浣纱,也不用带午饭啊!”

“你、你看出这么多?”

“还有,伍尚为什么眼睁睁的看着她投河,而不搭救?”

“你说为什么?”刘剧一下子来了兴趣,忘了金夜壶的事,这些事以前还真没想过。想想也是,那个女子最少也是他的救命恩人,看着自己的恩人在水中挣扎,还能做到无动于衷,心静如水,的确是心狠。

“伍尚抢了她的饭食,又怕那个女子暴露自己的行踪。”刘畅给出自己的判断。

“那他干嘛要留下字迹?这岂不更容易暴露?”

“留没留字,都是他自己说的,谁见过?再说,他写给谁看?乡下有几个认识字的?如果他真想报恩,为什么要写出来,生怕别人不知道他要报恩似的,这是报恩吗?我看倒有些要来报仇的意思。”

“你的意思是,伍尚杀了她,然后把她丢进河里的?”

“事情肯定是这样的,不然,谁会为一个陌生的乞丐把命丢了。不能跟陌生男子说话,她大不了一走了之。哼!我想,他写字的血都不是他自己的。”

自从遇到半仙后,刘剧越来越喜欢和这个儿子说话了。反正也没事,说说话,总比闷头走路强些,还顶饿,最少,现在好像忘了肚皮了。

“我饿。”就在刘剧正努力想忘记肚皮的时候,宝儿开口说话了。

“宝儿啊,你饿,为父也饿啊。”刘剧无奈地看着这个傻儿子。

“嘿嘿,啥子问题,匈奴问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