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465章 内圣外王(2/2)

待乌桓,

安抚其众,将宗人之女出嫁乌桓王,与之结为联盟,才保证边境安宁。袁谭此举,无异于引狼入室,胡人贪婪无度,又残暴嗜杀,实不可取。”

孙策冷声道:“若使孤尚在江东,鞭长莫及也就罢了,但如今兵进河北,胡人若敢踏进中原半步,定叫他有来无归。”

五胡乱华的悲剧,在自己手里绝不能上演,甚至要尽早将其扼杀在摇篮之中。

崔琰为孙策的气势所惊,刚才三人谈笑风生,孙策亲近随和,很容易让人忽略君臣尊卑之分。

此时忽然杀气凛然,才让他意识到此人还是那个杀伐果决的小霸王。

这就是他当年为袁绍所谋的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内备圣人之德,外有王者风度,这才是雄主之风。

哪曾想袁绍权势越大越糊涂,一错再错,完全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最终身败名裂,一番心血付诸东流。

此时在孙策身上看到这股气势,崔琰不由心中激动,经历袁绍失意之后,他深刻体会到得遇明主的重要性。

今日拜见孙策,两人相谈甚欢,一见如故,此等英明之主,值得托付终身。

酒宴之上,江东名酒更让崔琰赞口不绝,二两下肚,兄弟两人便醉倒在席间,

但凡初次喝这些烈酒的人,没有一个不醉倒的。

陈宝将二人扶到客房歇息,孙策才觉得整个人轻松了许多,和这些文士对话,总要注意措辞,文绉绉的说得自己都头大。

其实古代人说话,并不像书上记载的文言文那般深奥难懂,也都是口语白话,只是文人说话更喜欢引经据典,更简洁深刻而已。

古代著述都要刻字在竹简上,著作者刻字极其辛苦,再加上材料限/制,自然是越简洁越好,恨不得一个字能表述一件事,后来有了纸张、绢布、毛笔,再加上印刷术的出现,文字记载随之丰富明晰起来。

就像自己所在的那个时代,虽然白话文兴起,但著作者要撰稿写字,言语也力求精简,十万字以上便是长篇。

到出了打字机、电脑,便一发不可收拾,百万字只是入门,数百万甚至到千万才算长篇,这要是让每个作者都用笔去写,麒麟臂也撑不住啊!

对孙河吩咐道:“青州的家具厂准备得应该差不多了,第一批先送到崔家,用最好的黑檀木。”

孙河吃惊道:“若全用黑檀,恐怕不止两百万钱!”

“不要总是用金钱衡量利弊好不好?”孙策揉了揉眉心,摇头叹道:“俗,太俗了!”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