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主播和影帝间不得不说的二三事(九)(2/3)

着怎么去乞讨。对于常人来说这样的日子是难熬的,可于阿丘而言却是快乐的,他不用被侵犯、毒打、唾骂,他不用被逼着画画,最重要的是他能够看到蓝天。

麻木到希望的转变,只是一个天空的距离。

但《疯子》是约瑟顿手下典型的悲剧,好景不长,在阿丘流浪的第三个月,他在自己模糊的视线里看到了一片熟悉的配色一一那是他过去为女主人画的作品。

脏兮兮的阿丘走了过去,他近乎是将脸贴在玻璃柜上,在冬日透凉的触感中,他瞪着眼看到了属于自己的画作,只是那上面的署名却不是他一一十八年来,阿

丘永远都不会忘记得就是自己名字的写法。那一刻懵懂的他忽然明白了自己为什么,会被关起来、为什么,要日复一日不停的画画

他的画、他唯一的快乐早就不属于他了!

瞬间,阿丘的世界观好像被颠覆,他挣扎着想要冲进去,却被保安拖着身子丢了出来,他们在唾骂他:

“呸!晦气!一个要饭的还想来看艺术展"

”脏死了!可别的什么病了!"

阿丘的心死了,他浑浑噩噩在垃圾堆蜷缩了一晚上,第二天靠着逃跑的记忆回到了那间束缚他的房子。

女主人很生气,她狠狠地打了他,近乎用皮带把阿丘抽得只剩下一口气。

但是阿丘挺过来了,深夜他从自己的怀里拿出了藏好的火柴,小心翼翼得点燃一一,关他的小屋子里全是画纸和易燃的颜料,甚至,整个家里最多的也是画作,火很快就大了起来,在凌晨的夜里吞噬了一切。

一家五口人全部葬身火海,警察在搜查的时候却在一间小小的杂物间里发现了第六个人。

没人知道他是谁,人们只知道这是一一个放火烧了一个美满艺术家庭的疯子。

一一阿丘生于灰暗,最终也被黑暗吞噬。

电影的基调是压抑的,而黎珩整场演出的问题便是出在了阿丘第一次逃离牢笼的表现一一戏里的阿丘应该是充满了希望的,那是一种挣脱了锁链的自由,眼里、笑容里满满的都该是期望。129262e

只不过这种希望也是静谧的,阿丘因为年少的经历而语言功能退化,因此他的快乐只能是无声且默然的。

但是这种近乎直白却安静、有些压抑的希望的情绪黎珩却没有,他可以深沉、可以忧郁、可以悲伤,可是像阿丘那样印刻在骨子里、由内而外的愉悦他却不曾拥有。

这是黎珩的缺陷。

一用温柔掩盖骨子里的疏离,这是他一-直在做的事情。

为此约瑟夫没少发过火,而郁结于心的黎珩也难得烦躁,便自发地在克姆林斯顿大学里散步,直到他看见了树下静静画着速写的少年。初见时他的心脏便剧烈一跳,只是这转瞬即逝的感觉很快被他忽略。

黎珩只是安静甚至毫无存在感地站在原地,眼睛一眨不眨盯着少年认真的侧脸。

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

黎珩会在每天的这个时间点散步,也会巧合地遇见写生的少年。

人总是很奇怪,他们会被自己所没有的东西吸引,并下意识地去追逐、寻求。

黎珩缺乏真实,但恰恰是这种真实,他在少年的身上看到了一一沉浸在写生中的少年总是穿得很朴素,甚至简单到不像是一位在这里就读的大学生。

洗得发白的牛仔裤、浅色的宽大兜帽卫衣、一双总是刷得干干净净的小白鞋,认真作画的少年是纯粹的,那种异样的专注的自己。冥冥中,他在少年的身上看到了自己渴求的平静的希望。

在暗中观察的第二个月,黎珩成功过了约瑟顿揪住不放的那个片段。

那时候的黎珩以为自己对少年的在意只是因为拍戏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