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四百一十三章 至诚忠心曹相公 遗旨(2/2)

两家合睦?

那指挥使胡乱猜测了一下,连忙继续念道:

“十月中,庞吉赶到杭州,与曹斌密会。”

“那探子乃是微臣亲自培养,已将他们的谈话全部记录下来。”

说完前半句,那指挥使忍不住特意点了一下探子的来历。

皇帝满意地点点头道:

“做得不错。”

随后又皱眉道:

“庞吉那老狐狸最是奸滑,他们都商量了什么?”

听到庞吉为曹斌分析形式,劝他讨好端王,皇帝愈发不悦。

不过他也没有意外,在当时那种大局将定的情况下,想要保全自身权位,投靠端王的确是最好的选择。

就是不知道,曹斌怎么抗得住庞吉劝说的。

待听到曹斌慷慨陈词,说“士为知己者死”的时候,皇帝感动得一踏糊涂。

“举朝上下,如俊才这般至诚忠心者,未之有也!真我心腹之臣也......”

那指挥使闻言,忙拿出一封信道:

“陛下,我等截获了一封书信,是潘太师写给忠靖候的,似乎许诺了一些条件。”

皇帝看了看,无所谓道:

“常事耳。”

随后又听了一些情报,皇帝才把皇城司指挥使打发走。

紧接着,皇帝传来中书舍人道:

“继续拟旨。”

“忠靖候曹斌平叛有功,加太子少傅衔,去江浙杂职,去殿前司职,擢三司副使,掌管计省。”

听到这个任命,那中书舍人顿时惊住了,忙跪谏道:

“陛下,忠靖候一介武臣,怎能屡计相要职?”

“况且忠靖候年幼,借圣宠骤得高位,恐于国家不利,于官场风气不利啊。”

三司副使,在没有三司使的时候,就是三司的实际掌管人,全掌国家财税。

它的级别几乎不低于参知政事,可称为假相。

皇帝咳嗽几声道:

“曹斌虽是武勋,却以安抚山东出仕。”

“而后治理襄州,掌管两浙财政,文武皆备,潘太师不也如此吗?”

说着,他摆了摆手道:

“好了,曹斌屡立功勋,足以当此重任,你只管拟旨,诸臣不会反对......”

此刻,他颇有让曹斌辅佐幼帝,负托孤重任之意。

待重新任命王延龄为宰相之后,皇帝又把潘贵妃叫来进来,交给他一份圣旨道:

“你且看看。”

潘贵妃展开圣旨,还未细看,就已经面露惊骇之色,惶恐道:

“官家,这......这是真的吗?”

只见圣旨上写着:

“忠靖候曹斌,世受皇恩,却为人狂悖,以练气邪术惑主,暗害君王......”

皇帝却没有理会她的震惊,而是语气幽幽道:

“自然是假的!”

“朕欲托曹斌以重任,可他太过年轻,其心意将来如何,犹未可知也。”

“朕会将此旨封于密匣之中,交你保管,非重臣齐聚,启之无效......”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