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十三章 京城聚(3/4)

考上北大很欣慰和欣喜,对于周秉昆考上清华很震惊和吃惊。

李素华的安置问题,周志刚全全交给了周秉义处理。

算是明确确立了周秉义老周家第二代话事人的地位,可惜的是老周家并没有什么东西给周秉义继承。

周蓉也从遥远的贵州,给周秉义发来了消息。

周蓉最近可以说的上春风得意,一个高一肄业生,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

要给学生上课,还要带冯玥,周蓉还能考上北京师范大学。

已经超出了周秉昆的预期,周秉昆本以为周蓉能考上一个大专就不错了。

周蓉自诩了那么多年聪明,也并不全是自我感觉良好,学习能力还真是挺强的。

老男人冯化成也被通知了可以回城回北京,并且会被安排工作。

周蓉已经开开心心的,期待回北京过好日子了。

并没有对李素华的安置问题发表什么看法,没有任何想要照顾李素华的意思,还隐隐约约的透露出一些,想让李素华给帮忙带带孩子的意思。

周秉义所有的期望都成了空,最后还是无奈定下了,李素华继续在光字片周家生活。

接下来几年,由同样生活在吉春的郝冬梅,周家大儿媳妇照顾。

一个丰盛的春节,郑娟和妙妙过的都挺开心。

对于李素华来说,开心也有,但是不多。

整个春节周秉义就是年三十,在老周家吃了一顿年夜饭,因为要赶回郝家团圆,走的太早,甚至饺子都没吃上。



刚过了初五,告别了李素华,告别了郑大娘和光明。

周秉昆一家三口,就坐上了发往京城的火车。

下火车之后转公交,下公交之后又雇了一辆板车。

虽然已经选择了尽量少带东西,但是一家三口的被褥,衣服,这些必须品,再精简也是不少的。

这个年代出门上学,工作,要带的东西就是这么多。

更不要说周秉昆一家是举家迁徙了。

“娟儿,这就是咱们在北京的家了,没意外的话,咱们就要在这个地方,生活不短的一段时间了。”

“秉昆,租这个小院要花不少钱吧?”郑娟看了之后,对小院还是很满意的。

“这你就不用担心了,咱们还是有这个钱的。这些钱你拿着,作为家里的生活费。”周秉昆又拿出来了几百块钱,用来安郑娟的心:

“原本在吉春,因为妈胆子小,我一直没跟你们说过,我经常去黑市也是赚到了钱的。你不会以为我经常去黑市,就只是去花钱吧?”

手里有钱了之后,郑娟也就有了底气,两天的功夫,就基本的把家给置办起来了。

买了锅碗瓢盆,柴米油盐,已经是一个家的样子了。

其他小物件,小摆设,可以以后慢慢的添置。

家里安排清楚之后,周秉昆也就到学校报道了。

周秉昆被录取到了电力工程系,很符合周秉昆原本木材加工厂电工的身份。

因为这是这么多年来第一次招生,清华并没有那么多的院系,也没有那么多的专业。

就是精密仪器,工程物理,机械制造,自动化,电工工程,化学工程,水利工程,电子工程,建筑工程,工程力学,无线电。

这一共十一个系,妥妥的纯工科院校。

招收了三十个班,八百多名学生,对于这所学校来说,还是挺空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