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负心人(2/5)
随着军中火器的大量增加,火药需求急剧上升,硫磺的采购量也急剧增大。虽然说可以从台湾或者琉球暂时购置,但终归受制于人。
“琉球的硫磺到了,他们要求用什么交换?”
王和垚问道。
“丝绸,茶叶,瓷器,甚至布匹都行。不过,他们对丝绸与生丝尤为看重,额外想再购买一些。府库中虽然有些丝绸,但数量不够,也没有生丝。”
屈大均看着王和垚,犹豫道:“杭州府的丝绸与生丝,民间倒是充足。不知将军是否愿意,他们与民间贸易?”
王和垚心知肚明。
民间充足,肯定指的是黄洪几大家族的储量,包括钱顾。
“让琉球来人与浙江的商人接触,自由买卖,宁波市舶司按律法核查,收取税赋即可。”
“将军英明!”
屈大均放下心来。
这样一来,与浙江士族的矛盾能缓和许多,也能让浙江的百姓安心生产,不至于酿出什么民变。
“先生,随着战事的不断扩大,我军对硫磺的需求也会急剧增加。浙江不能永远受制于人,我意寻求与日本的贸易,交易来铜银硫磺等物。毕竟,浙江能提供给日本的许多东西,台湾无能为力。”
王和垚道:“浙江的商人,不能总是窝在家里,应该走出去看看。至于与台湾方面如何商谈此事,就看先生的了。”
“将军,在下明白。在下下去就办。”
屈大均心领神会,连连点头。
大家互相交流,各取所需,相信不会有大的问题。
将军鼓励海外贸易,这样一来,整个浙江沿海,都要热闹起来了。
“先生费心了!”
王和垚转移了话题。
“温州、台州、处州,地方上安宁吗?”
浙江十一府七十六县,杭州府、嘉兴府、湖州府、宁波府、绍兴府、台州府、金华府、衢州府、严州府、温州府、处州府。
其中义军驻兵处在杭州府、嘉兴府、湖州府、宁波府、绍兴府五府,杭嘉湖三府鱼米之乡,绍兴府有铁矿,宁波府有海港。
台州府、金华府、严州府、温州府、处州府,这五府历经战火,免赋三年,在名义上都归于杭州将军府治下。
至于衢州府,李之芳驻扎,也是战火涂炭之地,王和垚只能先放过一边。
“赵将军与林将军四处剿匪,新兵也得以操练,地方上还算太平。”
屈大均回道。
四明山最大的匪盗胡双奇归顺了王和垚,其它各路义军纷纷归义,投在绍兴府赵国豪麾下,还有些匪盗,但在赵国豪林三木围剿之下,掀不起风浪。
“先生,四公子那里,有李大小姐的消息吗?”
“暂时没有。”
屈大均摇摇头:“前几日四郎捎来书信,清军布重兵于京口,盘查甚严。李大小姐若是南归,镇江是必经之地,恐怕不会容易。”
清军布重兵于京口,原意是怕台湾郑锦或福建耿精忠挥水师沿海路北上,现在反而成了李若男南归的障碍。
“人算不如天算啊!”
王和垚感慨一句。
“将军,吉人自有天相,不必忧心。浙江百万百姓,数万将士,可都在看着将军。等秋日天凉,即便将军不对外用兵,清军恐怕也会进犯浙江。”
屈大均提醒道:“对外用兵,苏州首当其冲,将军好好琢磨。还有镇江,要不要先派人潜进去,以备不时之需。”
“先生安排吧。”
王和垚点点头。
门外张世豪的声音响起。
“将军,衙门外有人求见,说是戴梓戴公子的好友,有她的名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