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session_start(): Unable to clear session lock record in /www/wwwroot/8/www.52kenwen.net/chapter.php on line 3

Warning: session_start(): Failed to read session data: memcached (path: 127.0.0.1:11211) in /www/wwwroot/8/www.52kenwen.net/chapter.php on line 3
大明:开局剧透朱元璋 第121章 立国大明,建元洪武(1/2)_大明:开局剧透朱元璋_军史小说_啃文书库
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21章 立国大明,建元洪武(1/2)

双方停手,在李思齐的命令下,义军们纷纷放下手中的兵器,听凭明军的审判。

朱元璋没有为难这些人,只是让邓愈带人看着他们。

在陕西待了半个月,直到将这些人完全融入明军后,才决定离开。

李思齐见他要离开,别提有多高兴了,“大帅放心,我一定会把陕西给你治理得妥妥当当。”

“呵呵……”朱元璋冷笑,“你得跟着咱回应天去。”

“……”李思齐讷讷道,“能不能不去?”

“也不是不行。”

不等李思齐露出笑脸,朱元璋接着道,“找个风水好的地方,咱给你个痛快。”

“……”

好死不如赖活着,李思齐最终还是屈服了。

这场仗可以说是水到渠成,明军几乎没什么伤亡就结束了,但却是耗时最长的一次战斗。

等到从陕西赶到应天,中秋都过了。

如此漫长的行军,无论是对士兵,还是将士,都是一种折磨。

许青一到家,就赖在床上不挪窝,躺了两天才彻底恢复过来。

大都的建设工程,已经完成得差不多了,现在天下大定,北方也一片安静,如料想的一样,元惠帝并没有骚扰边境。

朱元璋开始招纳人才,毕竟治理天下光靠武将可不行,文臣同样重要。

他现在不缺武将,文臣却没几个。

告示一贴,不少人都想来碰碰运气,不过朱元璋对人才的选拔极为重视,刘伯温和李善长精挑细选后,他又亲自把关。

最终,朱元璋只挑了一个宋濂,其他的都被他否决了。

一个月后,皇宫彻底完工,李善长开始物色太监、宫女等皇家必备人选。

徐达、邓愈负责练兵,对新加入的明军进行特训。

李思齐归降后,那些义军也看清了局势,纷纷前来投靠,明军的兵力日渐增多,一切欣欣向荣。

神机营也吸收了一些,总规模达到了两万。

投掷手、火铳手、炮手、火箭手……各种兵种都有。

在许青的特训下,这些人已经初步可以使用火器作战,俨然又是一支强军。

所有人都在忙,职位不同,忙得内容也不一样。

时间一晃,便到了年关,元惠帝依然没有来犯的意思。

见此情况,朱元璋将汤和、常遇春等大将召回。

因为是时候称帝了!

……

李善长、刘伯温这个年过得并不好,登基大典容不得半点马虎,且还是新王朝的开国皇帝,就更不能有丝毫懈怠。

二人对操办皇帝也是毫无头绪,朱元璋若是顺位继承,直接照搬上一任皇帝就是,但关键他不是啊!

新的开国皇帝,登基大典自然要推陈出新,两人虽有才学,对这个却是两眼一抹黑。

无奈之下,两人找到了朱元璋,想问问他的意思。

朱元璋哪懂这个呀,他大字都不认识多少,让他安排开国大典,着实为难了他。

最后,两人被朱元璋打发到许青这里。

对此,许青颇感无语,你们古人都想不出,我一个后世穿过来的就更歇菜了。

许青也没辙,最后想到了还在大牢里的张昶。

这位是元廷的户部尚书,对朝廷的典章制度最是熟悉,虽不能照搬前朝,但可以借鉴啊。

可怜张昶,出狱后还想着劝朱元璋不要造反,归顺朝廷呢。

得知元惠帝跑路,朱元璋即将称帝,半天没缓过神来。

我就坐个牢,天下都易主啦?

最后,在刘伯温、李善长从民族大义,到天下百姓的不断劝说下,张昶成功被忽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