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418章 子承父业,逃跑(1/2)

戚方面向北方,摇头道:“搂草打兔子是过瘾,就怕先爽后遭殃。”

话里的意思不难猜测,他吃过乌桓人的亏。

半个时辰后,林山海带着军队来到了赏移口军寨。

林山海似乎早已料到会是这种结果,他下令主力军队原地休息,又给三支先锋军传来军令。

让他们休息半个时辰,再继续探路。

赏移口距离割踏寨足足有四十里地。

大魏是以步兵为主,且有一半身穿几十斤重的盔甲,行进速度非常缓慢。

四十里要走两天时间才能赶到,如果对方再次弃寨逃走,林山海相当于没费一兵一卒达成了程瑛的军令。

但问题就在于,拿下这两处军寨后,大魏该如何守,如果留下几千兵力驻守,相当于给乌桓人送了块肥肉过来,乌桓人随时可以回来吃掉。

林山海跟苏牧想的其实一样,一旦开战,决不能止步于前方这两处军寨。

兵指天湖行宫,再夺鸣沙城才是正确的做法。

大军在赏移口修整半个时辰,待到天色微亮时,拔营继续进军。

苏牧和杨灵的骑兵队伍依旧是作为先锋军在前面开路。

在葫芦河川里行了一整天时间,大军在距离割踏寨二十里的地方扎了营。

重甲兵是大魏军队战斗力最强的兵种,对于正面作战极为重要,林山海对他们万分呵护,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让他们急行军。

林山海不急不躁,每日不多不少,只走二十里便扎营。

而此时,萧关前来了一支三万人的兵马,沈聪吩咐人给这支兵马派发了半个月的压缩饼干。

将这支三万人的队伍送走后,沈聪又派出了一支押送粮草的队伍,开始给前方的大军输送粮食。

这支运粮队伍运的是货真价实的粮食。

......

天湖行宫。

乌宁明与众多将领在大殿内商议军情。

一名太监带着名士卒进入大殿。

士卒跪地道:“陛下,魏人的军队在割踏寨以南二十里处扎了营。”

乌宁明一摆手,士卒爬起来退了出去。

割踏寨距离天湖行宫也是四十里地距离,按照往常乌桓人的做法,天湖行宫同样要放弃。

此前乌宁明与这些将领已经商议过,明日大军退守鸣沙城,将整个葫芦河川让给大魏。

然后派出数支骑兵队伍,袭扰大魏的粮道,如此拖上些时日,他们正好可以集结兵力围剿大魏的军队。

乌宁明道:“传朕命令,派出小股骑兵队伍偷袭魏人粮道,其余人随朕退去鸣沙城。给保泰军、靖塞军传令,让他们也派出骑兵干扰魏人的粮道。”

“遵命。”

众将领齐齐道。

乌宁明没有多少带兵经验,用的无非是乌昊留下来的策略,先断粮草,再进行围剿。

乌桓境内与大魏不同,在大魏境内没了粮食,可以抢普通百姓的存粮,乌桓人的粮草是活物牛羊马等畜生,乌宁明只需让百姓将附近的牛羊赶走,大魏的军队就只能挨饿。

大魏的军队一旦被切断粮道,基本也就离败退不远了。

这也是大魏很少进攻乌桓的原因,几乎是必败结局,为何还去进攻?

然而这次跟以往不同,大魏的士卒出发时,都背着一个包裹,包裹里是十余斤压缩饼干,即便粮道被断他们也不会挨饿。

林山海和苏牧挖了个大坑等乌桓人来跳,不坑死对方几万人马,是绝对不会后撤的。

第二日天黑时,大魏的军队来到割踏寨附近扎了营。

如之前一样,割踏寨里的乌桓守将也选择了弃寨逃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