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471章 夜渡护城河(1/2)

是夜。

李守贵带着一队人马赶到贺兰山下,下令士卒拴好马匹,抬着几十枚热气球上到半山腰,而后将热气球升到了百米高度。

一名负责拉绳子的士卒问道:“李都头,城里的乌桓人看得到咱们弄出的光亮吗?”

“你晚上能看到星星和月亮吗?”

李守贵摇了摇头。

他也问过苏牧这个问题,苏牧就是这样反问他的。

李守贵很聪明,当时便听明白了苏牧话里的意思。

士卒傻笑道:“嘿嘿!看得到。”

李守贵道:“这就对了,只要咱们愿意,这玩意能当烽火用,火光越大,照的越远。”

.......

兴庆城,城墙上,无数士兵正在紧张的戒备着城外的一举一动。

甚至没有人发现西边的山上升起了一片光亮。

约莫过了一刻多钟,终于有人发现了,大叫出声:“快看,西面的天上。”

城墙上的乌桓士兵,纷纷遮眉望去。

只见西边的贺兰山上飘着一片火光。

有人道:“这些火光,是天降异象吗?”

“据说西凉城被破时也有这种异象。”

这话被一名小头目听了去,他面朝西边静静望了一瞬,急忙道:“快,快去禀报将军。”

很快几个乌桓将领登上了城墙,几人看到西面的火光,都是脸色巨变。

有人急忙下了城墙,往皇宫跑去。

有人指调动大量士兵涌上了西端的城墙。

孙正带着二十名手下,早已摸到了兴庆城东面两里外。

他们匍匐在地上,每五个人托着一个单人皮筏,皮筏里放着十余个火药包。

此时重要的城池都有护城河,兴庆城是乌桓的都城,护城河更是比普通城池宽很多。

孙正想带人摸到城墙下,并没有那么容易。

他们需要先摸到河边不被发现,然后将四艘单人皮筏放下水,渡过护城河,寻着地方安装火药包。

好在孙正和苏牧已经商议过方案。

孙正带着人又前进了一里地,静待片刻后,听到城墙上一阵躁动声,朝手下做了个行动的手势。

一刻钟后,二十人慢慢摸到了护城河边,将四艘小皮筏放下水,而后又有一人脱掉衣服,将四根拴着皮筏的绳子抓在手里,潜入了水里。

兴庆城的护城河有三丈多,近十米宽,且河对岸就是城墙,人即便过去也没有着力点。

在城墙下放置火药包显然不可行。

对于安放的地点,苏牧也有过交代。

全部安置在城门的位置。

每枚火药包重十余斤,五十余枚火药包足五百斤重,可以将城门楼炸毁了。

如此一来,大魏的军队可以从废弃的城门登上城墙,绕过凶险的瓮城区域,从城墙上杀进城去。

那名下手的士卒一个猛子扎到城墙下,缓缓浮出水面,而后拉动绳子,将皮筏陆续拉到了城墙下。

之所以如此操作,是因为划水会发出很大的响动,容易引起城墙上乌桓人的警觉。

在漆黑的夜里,用绳子缓缓拉过去,则不会有水花声,可以完全避过乌桓人的耳目。

四艘皮筏到了城墙下,皮筏上的人,开始借助城墙往城门的位置移动。

少顷,四艘皮筏都来到了城门外的平台下。

这处平台是安置吊桥必须设置的,每座城门外都会这么一个平台。

船上四人将火药包转移到平台上,而后又上了平台,由于有吊桥存在,他们将火药包在城门两侧摆成了两半人高的垛子。

长长的引信汇集到一起捆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