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一百章:富民养生(2/2)


眼下,刘纬也是通过实际,看出了诸葛亮之大才,不禁佩服得五体投地!不过,令刘纬唏嘘不已的是,这样的大才,居然至今仍不能为自己所用!

刘纬十分清楚,诸葛亮身体上的病,其实并不是关键,主要还是心病作祟,本打算把诸葛亮也圈到江州牢城营,接受学习改造,可他的身体状况,又不允许!

也许,老天爷就是爱开玩笑,总是阴差阳错地,不能让刘纬顺心如意!试想一下,若是诸葛亮愿意为刘纬效力,将会是什么样的情形?

当然,刘纬也不可能一上来,就对诸葛亮委以重任,破格拣拔,位列中枢,但至少可以让他先当荆州牧,完成未竟的事业,继续发展这里,造福百姓!诸葛亮的能力,总比薛综和程秉强吧?

说到这里,我们需要补充说明一下,刘纬之所以任命薛综和程秉如此高位,除了示人以网罗天下英才之意外,还有一层不为人知的考虑,那就是荆州牧,还是由个“外人”来当,更加合适!

这个外人,并非表面的含义,既然薛程二人,已经投靠了刘纬,就是自己人了,不是外人!这个外人,指的是既非刘纬故旧,也不是刘备属下之人!

刘备的一方势力已灭,可毕竟根深蒂固,盘根错节,如果刘纬马上任命一名蜀中臣将,来做荆州牧,恐怕臣民们一时间会难以适应,况且新任州牧,若不了解实地情况,也很难迅速进入新的角色!

但是,刘纬也不能任命刘备集团的降臣,直接来做这个州牧(诸葛亮除外),大乱之后,人心不明,刘备还活着,就肯定存在隐患!万一新任州牧,始终不忘对刘备的忠心,暗中搞些花样,致使荆州得而复失,刘纬岂不冤枉?

可薛综和程秉,情况却很特殊,他们原本是孙权幕僚,后来投奔了刘备,不算铁杆部属,却对荆州的实际情况十分了解,又心向刘纬,同时此二人的治政之才,也不比诸葛亮差太多,只要他们能勠力同心,勤勉任事,还是能够治理好荆州这块土地的!

常言道,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嘛!何况,薛综和程秉,比臭皮匠可强多了!

不过,后来所发生的事实证明,刘纬的这个选择,并不明智!薛程二人,都是善于投机钻营的小人,欲壑难填,野心难抑,在荆州干久了,难免又生出多余的心思,还是惹出一场天大祸事!

这些就是后话了,起码薛综和程秉初上任时,踌躇满志,意气风发,新官上任三把火,把把烧得红彤彤,确实干了不少勤政爱民,惠及百姓的好事!

比如薛综,奉刘纬旨意,都督江陵城的复建工作,就干得有声有色,不过因为大战之后,百废待兴,刘纬能拨给他的资金有限,修复城池和基础建设尚且够用,可是帮老百姓重修民房,就略显不足了!

于是,薛综居然自己掏腰包,给百姓建房,就算他颇有家资,最后也是花得几乎一毛不剩,大公无私,爱民如子,令人感佩!

程秉也不差,干得有模有样,他专注于农业生产发展建设,为修造水利,身为荆州刺史,寒冬腊月,亲自率领河工们,破冰下河,在刺骨的冰水中,一站就是一天,却毫无怨言,干劲十足,为复兴荆州,做出了非常好的榜样!

也正因为如此,再加上刘纬的关注和政策上的倾斜,荆州居然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了飞速发展,日新月异,蒸蒸日上,若干年后,居然与蜀地,几乎别无二致,百姓富足,钱粮丰厚,竟成为刘纬的一个大粮仓!

(第15卷完)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好阅a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好阅a 最新章节。

笔趣派为你提供最快的三国之经天纬地更新,第一百章:富民养生免费。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