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五十四章:一场大雾(1/2)

关羽是如何执行刘纬的旨意呢?他下令,把汉国海军三百多艘战舰,划为四部,分别由留赞、留平、关平和关兴统辖,有序进入沓氏港停泊!

究竟是怎么个有序法呢?便是三部停靠,一部巡逻,轮流替换,警戒外海!

换言之,汉国海军舰队,并不是一窝蜂似地全部进入沓氏港,而是留有一部分船只在外海游弋,担任警戒部队,每天轮流值岗,轮流休息!

这样的话,如果出现敌情,执勤部队就能及时发现晋国海军,提前预警,并拖住他们,停泊在海湾之内的战舰,便有充分时间进入战斗状态,及时出港作战,而不至于被敌人堵在港口之内!

另外,沓氏港所在的大连湾,水面相对开阔,即便是停驻港口的舰船,也要分为东、中、西三个不同区域驻扎,以免敌人舰队冲进港湾时,遭到集中攻击,三部品字阵列,亦可保护那一百多艘没有什么战斗力的辎重船只!

不过,三百多艘战舰,分为四部,每部也就是不到一百艘船,这就意味着在湾口外海执勤的部队,力量有些薄弱,倘若遭到晋国海军的围攻,也是凶多吉少啊,这可如何是好呢?

这一点,关羽也想到了,他把海军陆战队,也分为两个部分,一部登陆沓氏,建立陆上防御警戒线,另外一部,登上三山岛,隐秘布置远程火力,随时准备支援可能遭受进攻的警戒部队,其作用,如同近代战争中的港口炮台!

总而言之,关羽这个海军大都督上任才没多久,就已经学会了梯次火力,纵深配备的排兵布阵!刘纬眼见于此,当然十分满意,看来自己没选错人!

另外,如此布阵,汉国海军被晋国海军封堵在港湾内的可能性,亦将大大减低,刘纬也就不必那么担心了!

事已至此,问题也来了!关羽作为古代将领,他是怎么学会海军布阵的方式呢?要知道,在汉末三国时代,海军可是个新鲜玩意,毫无现成经验可循,难道他天赋异禀,无师自通?

这就是庞德公所留下的遗产了!他曾是一名陆军将领,却接受过系统的军事理论学习,也接触过关于海军的理论资料,虽没有经验,却十分感兴趣,穿越到这个时代以后,他凭借记忆,写了一本关于海军方面的书籍!

后来,庞德公担任了汉中军事学院院长,自然把自己的所有知识和经验,倾囊相授,毫无保留!刘纬根据他所提供的资料,以及自己对于海军和海战的了解和理解,早就编写了海军教材,汉中军事学院亦有培养海军人才的科班!

再后来,关羽在江州牢城营学习改造了五年,时间可不短,每天无所事事,百无聊赖,无意中发现了图书馆里的各种军事教材,如获至宝,曾正儿八经地细细研读了一番,其中,便有关于海军的内容,令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关羽在刘备手下时,便主掌荆州水军指挥,他发现,海军与内陆水军,在有些方面是相通的,因此,学习起来并不陌生,甚至比一般人理解得更加透彻,只是缺乏实践经验罢了!

这一次,关羽被刘纬拜为海军大都督,并率军出征,多年学习到的理论知识,终于有了实践的机会,他十分珍惜,又岂敢辜负刘纬的信任与重托,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同时准备与晋军好生较量一番,向世人证明,他不仅善于陆战和水战,也善于海战,是个全能的多面手!

总而言之,汉军虽然进驻了沓氏港,却摆开阵列,提高了警惕,晋国海军,看似一点机会也没有,王濬所谋划的计策,是不是将要落空了?

常言道,人算不如天算!就在汉军停驻沓氏港后的第三天清晨,一场罕见的大雾,悄然来临,无论海面还是陆地之上,能见度几乎为零,咫尺不见!

在海边生活的人们,对此现象,肯定不陌生!这是由于暖湿气流影响,在春夏时节,多发于我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