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五章:苦苦相求(1/2)

鲁肃这话说得很高明!谁都能看出来,他这一次就是来求刘纬出兵援助的,正所谓秃脑袋上的虱子——明摆着!既然是求人,那就必须得有个诚恳的态度才行,不然人家凭什么答应你呢?

鲁肃一上来,便以认罪为名,承认错误,同时便等于是在赞扬刘纬高瞻远瞩,料事于先,显然是在旁敲侧击地拍马屁!他之所以要这么做,就是怕刘纬会因为之前周瑜的不理睬,而心怀不满和怨恨!

而且,双方本来没有统属关系,根本谈不上有罪,他却偏偏这么说,也是为了抬高和凸显刘纬的身份和地位,这小扇子扇得极为隐晦而高明!让刘纬听了心情的确很舒畅!

另外,鲁肃通过认罪的说法,一上来便把话题引向了宜城的战事,这个开场白太聪明了,又不那么刻意和突兀!他提到四万江东将士陷入险地,也是把情况的紧急程度,渲染得十分严重,让人听来,不自觉地产生一种紧迫感!

虽然说是认罪,可真正有过失的人却是周瑜,鲁肃本来是替他来承认错误的,可却只字未提周瑜的名号,只以“我等”代替,也是用心良苦!这样假如将来刘纬和周瑜有面对面的机会,也不至于让一向心高气傲的周瑜感到难堪!

中国人,自古以来的习惯就是有话不直说,七拐八拐,绕了好几大圈,一句话表面看是一个意思,背后有可能另有深意,甚至完全是相反的意思也说不定!

刘纬好好地咂摸了一下鲁肃的这句话,顿觉滋味无穷!无论是从他在后世所了解的历史来看,还是到这个时代以后,听说的关于鲁肃那一点点名声来看,与面前的鲁肃都别无二致,这家伙实在是太会做人了!

按照现代的理解,鲁肃这种人,应属于情商高者,更难得的是他智商也不低,治军和治政的水平和能力,也都算出类拔萃的佼佼者,这样的人不是人才,谁是人才呢!

在中国,历朝历代都是如此,能力强者未必能出人头地,许多大才往往因为情商低,连展现才华的机会都没有!而像鲁肃这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头脑灵活,会说话,会做人的家伙,反而容易身居高位,甚至建功立业,名垂青史!

周星驰的电影《九品芝麻官》里,包龙星他爹说过一句话:贪官奸,清官要比贪官更奸才行!虽然看似无厘头,却说出了古代官场之真谛!

自古奸臣肯定是善于逢迎和溜须拍马的,而忠臣也未必不精于此道,二者之间的区别在于:奸臣、佞臣除了逢迎拍马,就没别的本事了,甚至会祸乱天下,而忠臣、能臣是有大才和大智慧,能为江山和黎民百姓造福!

试想一下,一个人虽然有才,却情商很低,处理不好人际关系,说话就冒刺,到处得罪人,他岂能在官场上混得下去?无论是主公还是同僚都不喜欢他,甚至排斥他,那这人还能有机会施展才华,造福天下苍生吗?比如弥衡,就是这类人,周瑜也多少沾点边!

而忠臣清官,也需要会“奸”,换句话说就是懂得权谋之道,情商高会做人,这样他才有机会向上爬,赢得主公的信任和倚赖,最终出将入相,掌握大权,才能发挥和施展自己的才能,为民造福!法正和鲁肃,可以算是这样的人!

所以,两人只是第一次见面,还没有深入的交流,刘纬便开始喜欢上鲁肃了!当然这种喜欢不是指私人感情,而是那种对鲁肃之才的欣赏之情,油然而生!

刘纬甚至觉得鲁肃在某些方面,还要强于法正!法正多少还是功利心有些旺盛,而鲁肃却为人厚道,且耐得住寂寞,稳重而谨慎,更招人喜欢!

“公等无罪,过在孤身,谅未极尽所言,致君等未察也!”因为喜欢鲁肃这个人,刘纬也是不自觉地越发客气起来,还把责任往自己身上揽,意思很明确:我,原谅你们了!

刘纬的这般表态,让鲁肃悬着的心立马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