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九十五章:战争准备(2/3)

连兵器都漂起来了,形容的就是大战之后的惨烈景象!试想一下,如果是金属兵器,就算血再多,也漂不起来,所以这“杵”实际上就是木棍,一点铁没有!

先秦和两汉时期的兵器,有“杵、戟、刀、矛”的总结概括,这与我们所熟知的“刀、枪、剑、戟”的说法,不尽相同,而杵竟然排在第一位,也能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其实在那个时代,木棍是士兵手中的重要武器之一!

著名的《木兰辞》大家应该都有印象,花木兰替父从军之前,东西南北的市场跑了个遍,买骏马,买鞍鞯,买武器,买装备!由此可见,古代朝廷征兵,很多时候压根不给士兵发放武器,均需自备,若家境贫寒,买不起武器,那也只能拿着棍子上阵!

由此可想而知,这些临时征召起来的农夫,拿着几乎没有什么杀伤力的木棍上战场,战斗力如何?简直就是一群乌合之众,就算人多,动辄数十万,也是滥竽充数,水分极大!

当然,浮夸虚报兵力,可不仅仅是为了吹牛,至少能够起到震慑敌胆,鼓舞士气的作用!如果你是普通一卒,听说自己的部队有百万人,是不是心里更有底气?反过来,若你听说敌人有百万之众,岂能不未战先怯?

正所谓人数过万,旌旗成片,那么大一堆人聚集在一起,谁会一个一个地认真去数啊,再加上古代信息通讯不畅,说多少就是多少,而且信以为真的人还挺多!

那么,我们的主人公刘纬,有没有浮夸虚报兵力呢?当然,这是必须的!

刘纬初次北伐,自然是想一鼓作气,攻取关中,所以也需要以此提振士气,威震敌胆。不过这二十万的数字虽然有水分,但从数量和质量来看,却远胜于以往那些吹牛过甚的大军百倍!

先说数量上,刘纬出动的北伐大军肯定没有二十万之数,但拢到一起算来,也可达到十万左右!

汉中新军,是以江阳新军为基础,所扩建和打造的一支五万人强军,也是刘纬为了北伐的战略目标,在多年以前就开始训练和准备的一支精锐力量!

为此,当初的荆州大战,刘纬都没动用过这支军队,他们一直养精蓄锐,苦练杀敌本领,正等着北伐战争开始的这一天,自然是北伐大军的核心力量和主力!

还记得魏延吗?当初刘纬破格提升他为镇北将军,领上庸太守,并嘱咐和期望他在未来的三五年内,打造出一支强军!那么魏延的任务完成得如何?

三年过去,魏延果然不负重望!真的拉起了一支两万人左右的队伍,是不是强军不好说,但这支上庸军,无疑将成为北伐大军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此之外,刘纬还令张任引两万蜀中联军,加入到北伐大军的战斗序列中,再加上后勤运输、医疗保障、思想动员(天师道徒)等非战斗人员,加一起只比十万要多,而不能少!

再说说质量。我们之前讲到,以往所谓的数十上百万大军,不仅数字水分大,士兵素质也是参差不齐,大多是乌合之众!而刘纬的这支北伐大军,士兵们都是饱经刻苦训练,军事素养极高的职业化军人!

再加上这些年,刘纬致力发展民生经济,提高生产力,并大搞发明创造,这十万大军的武器装备也极为先进齐整,可谓甲胄鲜明,刃露寒光,与那些手持木棍上战场滥竽充数的所谓士兵,有着天壤之别!

战争的准备一切就绪了,那么这一仗究竟该怎么打呢?这才是关乎此次北伐战争能否取胜的关键所在!

--

作者有话说:

感谢:不会游泳的谊,连日以来的倾情打赏!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好阅a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好阅a 最新章节。

笔趣派为你提供最快的三国之经天纬地更新,第九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