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零二章南京的铁路计划(2/3)

为应该给宋将军一个机会。」

朱允炆微微一皱眉。

丁显立即会意说道:「陛下,臣也觉得宋晟的指挥也没有什么大问题的。只是而今的关中局面,是一个没有问题的人就能力挽狂澜吗?」

齐德一愣,他说不出来让宋晟继续领兵,就能力挽狂澜这样的话了。

丁显继续说道:「要不要换将,其实要看陛下如何看关中局面?」

朱允炆叹息一声,他有一些失魂落魄说道:「我能怎么看啊?无非是拖着,南北之间的决战,必在中原,但是欲取中原,先定边角,关中是边角。如果可以,朕自然是一寸也不想丢。但是而今局面只能以待将来反攻了。丁先生,朕对你寄希望很重。希望你不要辜负朕。」

朱允炆自然知道丁显其实不是一个正人君子。

但是那又怎么样啊?

朱允炆虽然有些后知后觉,而今已经很清醒了。他清楚地知道双方的实力差距。

所以方孝孺是不可能让南京国力有跨越式的发展。而不择手段的丁显才能做到这一点。

而今看来丁显也是有能力的,各种手段下来,即便是饮鸩止渴,寅吃卯粮,最少而今的局面撑下来了。

只是更进一步,朱允炆也不知道能不能行,但是他并没有其他选择了。

丁显很显然不想说这个话题。

在丁显内心深处,辅助朱允炆平定北方,只能排到第二,第一永远是丁显自己的富贵与权势。

丁显简直是朱允炆肚子里的蛔虫。他很清楚一件事情,一旦北方平定,他丁某的相位,就未必稳当了。原因也很简单,如果仅仅是为了坐稳天下,其实并不需要这样的激励的改革的。

没有了外部因素的刺激,单单以坐稳皇位考量。其实儒学是最好的。

也就是说,丁显今日做的事情,别人很有可能百倍报复到他身上。

在丁显看来,南北分立,才是对他最好的局面。

当然了,丁显决计不希望南京朝廷垮台。所以他也是积极地为朱允炆效力。这一点也没有打折扣的。

丁显说道:「既然陛下想让关中以拖待变,那么臣举荐长兴侯耿炳文代替宋晟,他多次在陕西练兵,而且桑干河之战,说实话,打得不错。而且更是以擅守著称。用他,想必最符合陛下的想法。」

朱允炆听了,轻轻一叹。

是的,桑干河之战,虽然不能说是一场胜仗。但是耿炳文也表现得很出色。

再加上耿炳文的资历。不仅仅让朱允炆相信,也能让天下人信服。

朱允炆点点头说道:「你去安排吧。」

是的,这是一场小会。如果在政事上,自然是可以一言可决,只要朱允炆与丁显同意,政事上就不会有人敢反对,也不可能有什么波折的。

但是在军事上就不是这样的了。

这里面有很多人要考虑进去。韩国公的想法,颍国公的想法,乃至这么多勋贵的想法,即便朱允炆也必须综合很多人的想法,最后才能推动决策。

这都是很复杂的事情。

之前朱允炆亲自去办,比如去见徐达。但是而今朱允炆在朝廷之中的影响力提升。徐达死了,冯胜闭门不谈朝政。颍国公傅友德远在前线。已经没有一个能让朱允炆纡尊降贵的人了。而丁显在很多事情上,最得朱允炆的想法。这样纵横捭阖的事情,就会让丁显去办。

丁显立即答应一声。

这一件事情,对丁显来说并不是什么问题吧,只是前线战事做出如此大的调整,会不会影响战局?错过战机?

这个想法在丁显脑海之中一闪而过。

毕竟这个问题对丁显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能合朱允炆的心思。这才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