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十章帝国主义的先声(2/3)

三王,比如陆家。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地方,那就是安南。

历史是有惯性的。

历史上朱棣之所以打安南,是有很多原因的。但是不管什么原因,安南给了大明一个绝佳的借口。那就是安南杀大明使者。

当然了,而今未必有这样的好事了。

不过安南内部的情况,也有大明出手的空间。毕竟原本的安南王室,已经被权臣给拿下来,不过是一个傀儡,双方的矛盾你死我活。大明只要支持安南王一脉恢复大权。那么权臣一脉,必然会下手,将王室一脉杀得干干净净。

那种情况,就好像汉献帝一下子有了外星人科技,可以为所欲为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灭曹家满门一样。

不会有第二种结果。

从安南到占城,乃至于暹罗,都是可以攻略的地方。也是种粮食的好地方。

除此之外,还有外云南地区了。

这里就有一些问题了。但是也算是能够安置下来。

只是,这不仅仅是大明内部的问题了,也是新一轮多外扩展的开始。这让何夕有些无奈。

何夕也知道,自从他定下新的藩王政策之后,就应该明白一件事情,今后大明就是一个源源不断的战争机器,无他,任何皇帝都不会有一个儿子。

为了封儿子为王,皇帝就必须对外征战。而对外征战,是大明皇室联系下面藩王的重要纽带。

而皇室的权力将来必然被内阁侵占,而藩王就是皇帝用来制衡大臣的一柄宝剑。越是如此,就越是要对外作战。

其次,也就是生产关系的问题。

何夕面对是巨额的财政赤字,与武器方面的生产过剩。

何夕手中不仅仅有北军的武器库存,也有南军的武器库存。加起来重新武装一两百军队都是没有问题的。奈何战争已经结束了。

即便换装扩军,也消耗不完这么多武器。更何况,还有正在生产之中的工厂。何夕不是不想停,但是转产是很复杂的事情。

在没有搞定之前,还不如先让他们生产一些武器。

毕竟武器也算是一种特殊的商品。

如此一来,何夕就更要面对武器过剩。

而武器过剩,仅仅是北京方面生产结构性过剩的一种。毕竟在打仗的时候,北京很多工厂都可以埋头生产,根本不需要看市场。军队全部给包了。否则朝廷那么高的赤字是做什么用的。

而今却不一样了。他们生产的东西根本没有人能够买单。

如果何夕不干预的话,很有可能会出现很大的问题。比如一部分工厂倒毙。

何夕自然不怕一些工厂倒毙,但是何夕也知道,这恐怕会引起连锁反应,毕竟何夕为了打赢这一战,某些财政政策,实在不能说是健康的。

这都留下了后遗症。更何况,南方被南京新钞摧残的这么厉害,更是惊弓之鸟。一旦出了事情。波及的范围过大。可就不好办了。

何夕想来想,只能转嫁风险了。

就是攻打其他国家,将他们的财富用来填平自己的窟窿。比如安南。作为东南亚小强,实力是相当不错的。国家内部自然也积累了很多财富。

而且,这些藩王站稳脚跟之后,朝廷就不有拨款了。他们为了自己的藩国,就一定会想办借贷,也要武装自己的。

就等于藩王借钱给朝廷接盘。

毕竟藩王借钱买的武器都是要从朝廷下面买的。而交易的钱,朝廷还会收税。更不要会影响更多的企业发展。

将朝廷的赤字,转化为藩王自己的赤字。

这对大明朝廷是一件好事。

当然了,何夕不可能仅仅指望这几个藩王能够转化多少赤字。但是对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