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十五章隆武勋贵(2/3)

自己打仗的那一套,已经过时了。

他已经心灰意冷,不准备在朝政上说一句话,宋国公的未来的地位是很难维持在现在这个位置的。

黔国公沐春。曹国公李景隆。

外加一个凉国公梅殷。

虽然说随着未来新军编练,隆武勋贵的影响力将胜过开国勋贵。这已经是必然了。而朱雄英依然觉得不安心。他必须在军中有一些绝对信任的自己人。

何夕可以不在乎,因为几乎所有新军官都是读何夕的学说出身的。

这种天然的影响力在,再加上与叶沈的合作。足够掌控军队,而方乘风也算是何夕的人。哈刺不花虽然不能算何夕的嫡系,但也不敢随意倒戈。

而朱雄英掌握的大将,只有瞿能一人,在朱英雄看来,这显然是不行的。自然要将平安抬进去。

才有今日之局面。

为了这一件事情,朱雄英不得不在其他地方上做出选择,宋晟与金生玉两人,本来有机会冲击一下国公的。只是被平安给代替了。

两个人只能是侯爵,不过,从各方面待遇来看,两人相差不大,大概是侯爵之中最顶尖的。与陆仲亨,江阴侯吴家待遇差不多。.

只是两家想达到吴家与陆家的底蕴,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当然了,除此之外,一些人也有加封。

比如徐增寿如愿以偿,以献南京之功,再加上之前协助姚广孝的功劳,得了一个侯爵。当然了。是侯爵之中比较靠后的那种。

但是对徐增寿已经足够了。

毕竟有爵位在身,身份地位是完全不一样了。而他是徐达的儿子,从小习惯了各种特殊待遇。在父亲死后,一下子好像什么都没有了。

虽然哥哥也算是照顾他,但是用兄长的东西,与用父亲的东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虽然伯爵这个爵位,在魏国公府的公子眼中,其实不算什么。但是徐增寿而今已经不是魏国公府的公子了。而是魏国公府的亲戚,伯爵总算是用东西傍身。

如此,魏国公一门两爵,也算是鼎盛不衰。

这一场封爵持续了久。

也算是对军中势力的一次梳理。军中情态也在掌握之中了。

------

第二日,何夕提出的议题,就是最重要的财政问题。

朝廷国债有二十多亿了。而朝廷岁入经过整合之后,也不过接近一亿元。其中,北方工业区,也就是北京辽东工商岁入在三千万元,关税在四千万元,田税在一千万元,再加上杂七杂八的赋税,总共有近亿元已经不错了。

最少这个数字,是朱元璋时间想得不敢想的。

但是,这个数字想要还清国债,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无他,国家编练军队。一共一百多万军队。总体军费在四千五百万以上。这仅仅是维持费用,如果开战,那要另算的。

再加上将新法从两京推广到地方,会将地方上隐藏的吏员都清理出来。吏员也都是拿钱的。

也就说养兵加上养官的开支之后,朝廷赋税最多结余个几百万元,遇见一些问题的话,比如田灾 ,估计,连结余都没有。

想要还这二十多亿的国债。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这一点上,所有人都知道。

更不要说,国债或许可以不还。但是利息一定要支付的。如果再加上利息,朝廷的开支根本吃不消。

而今的金融思想,还没有先进到从一开始都没有想过还钱的地步。

这就是大明朝廷最大的困难。

大家都知道,朝廷手中是一大批抵押品的。那么多厂矿。如果直接卖出去,不敢说将所有的国债都还掉。但是也是能够还掉一部分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