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十二章出头鸟(2/3)



参与夺嫡之事,风险大不说,回报并不算高。

最好不要参与其中。

沐春其实也是这个想法。只是,被冯家给硬生生的逼到了这个位置上。沐春而今想想,还是觉得愤愤不已。因为冯家一脉的国公之位,是踩着他们沐家上来的。

如果大家都不出头,其实也不会有那么麻烦,而今冯诚搞这一出,似乎给自己标榜了功臣的标签,而沐春沐家一脉,在冯家一脉的叙事之中,就变成了敌人了。

更是让朝廷有了一个不好印象。

沐春岂能不郁闷。

不过,随即他下定了决心。

他将他筹备很久的章程拿来出来,就是在云南的时候,就开始酝酿的征南论,要大举讨伐缅甸的章程。

这一封奏疏,沐春从云南回南京的时候,就是想投上去的,但是他还是决定放一放。毕竟而今大明的政治生态,是定国是会,他有些看不懂。

但是而今,他是看懂了。

何夕想让定国是会成为上承下达,乃至于中枢监督地方的一个渠道。不管将来,这会变成什么样子。但是有一点是确定的。

在刚刚开始的时候,有何夕保驾护航。一些不重要的事情,或许真能拿出来商议的。

于是沐春的心动了。

他不仅仅想继承父亲的意愿,继续南征,为大明开疆扩土。还有两个小心思。

第一个小心思,给冯诚难看,他这一封奏疏,如果通过的话,云南军一定会成为主力,而今还在云南的冯诚首当其冲。对冯诚来说,是福是祸,很不好说的。

缅甸到底山高林密,是很难突破的。

第二个小心思,就是他想一个南征的机会,因为在丛林之中,原本的各种火器战术,都需要新的调整。这一点上,就需要原来在丛林之中,打了老仗的人,也就是他们沐家。

冯诚在这方面,其实并没有什么经验。即便朝廷的医学发展很快,对很多热带病有很好的效果,但是冯诚真要成长成为丛林战专家,恐怕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但是大明朝廷是不会有时间,让一个人刷经验的。

这种情况下,启用当地熟悉的将领,带来熟悉丛林征战的士卒,才有可能成功。

他就有可能回到云南。

整个大明,沐家父子两代人对这个地方的了解,没有谁能比得上的。

沐春思来想去,下定决心之后。也不理会沉迷在酒中的李景隆,立即走了。

-------

沐春作为一个将领动作是很快的。

很快这一封征南书,通过流程来到了蜀王手中,蜀王看过之后,也是大为一惊。这一封上书,与之前的不一样。

孔家是有几分突然袭击的意味。但是这一封奏疏,却是规规矩矩的走形式,从下面一层层送上来的。

而且,奏疏的内容分量也很重。

关系到西南边陲的安定。

蜀王不敢怠慢,自然送到了何夕的手中。

何夕读过之后,陷入沉思之中。

从自然地理上来说,沐春说的对。其实中国内地联系云南的途径太过艰难了。云贵的崇山峻岭,根本就不是一般人能够通过的。反而向西南方向,东南方向,却有好几条河流冲决出来的通道。虽然说,这里的河流有很多断崖瀑布,难以行船,但是依靠河流开辟通道,却是很容易的。

甚至有人假设,在云南建立一个大帝国,他最佳的发展方向,其实并不是中国方向,而是缅甸方向。就地理位置上来看。

大明不拿下麓川。麓川始终威胁着云南腹地的安危,但是拿下麓川地区之后,兵锋距离缅甸都城已经不远了。

缅甸方面就会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