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一章 靖海商号(2/2)

是畅通无阻。所以对船只需求更多。但是这种情况,不会一直持续下去。特别是,辽东木场,靖江木场,还有南洋各地的木场。陆陆续续建成,木材阴干三年之后,大概在五六年之后,海上的船只会多不会少。运费价格,将下降。是现在的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所以,我才决定,抢先发力,即便能用十几年。第一年将船钱给赚回来,其余都是净利润。而且等运费下降的时候。我们的新船,也可以替代。”

何夕听了,心中暗叹。古代人在商业上的天赋,并不比外国人差。

何夕听杨震的说法,才想起后世船运业的一些争斗。船运业是一个周期性很强的行业。很多成功的商人,就是靠在低谷期,拼命挤兑对手。坚持到利润高峰期,垄断赚钱。

而今,杨震的做法,与后世的商人,几乎不谋而合。

单单这一手,何夕就不担心杨震赔钱了。

何夕说道;“不错。”随即又看手中的资料。微微一顿,说道:“魏国公,还有几位驸马都入股了?怎么还有朱雄英一份?”

杨震说道;“这都是宫里的意思。”

原本何家代宫里执掌五成股份,但是引入这么多权贵之后,何家代掌的股份只有三成了。当然了,何夕也知道,安庆公主借了他爹的名义,但是一个铜板都没有给他爹。

甚至连账本都没有让大内看过。

朱元璋对此也不在意。

毕竟是唯二的嫡女之一。还是小女儿。几乎就是掌上明珠了。

只要不违法乱纪,坏朝廷法度,其他的事情,几乎都没有什么问题。

三成就三成,即便而今只有三成,也是三十几万两了。而且何夕看得出来。这还在高速扩张之中。正如杨震所言,而今海上贸易还没有饱和,等到了饱和期,估计还要好几年。到时候,靖海商号有一千多万两总盘子,何夕都不奇怪。

毕竟,郑芝龙全盛的时候,有三四千万资产。而今大明官方开禁,再加上南洋也并入大明的市场。整个盘子,比郑芝龙时期,只大不小。只是这盘子里的强龙不少。靖海商号固然牛逼,也不可能全占了,那么仅仅一两成的市场份额,一千多万两就不少了。

当然了,每年分红不会有那么多。但是几十万两,甚至更多一点,还是有的。

估计当时候,朱元璋就会想起这一笔钱了。

何夕对此也不在意,他并不是多在意钱的。或者说他在意的是他能调动的钱财。而不是他个人有多少钱,毕竟对于何夕来说,他拥有再多钱,也不过是多数几个零而已。

对他本人的生活,不会有半点影响的。

秉承这种心思,何夕草草地看了一下,放在一边说道:“你给说说吧,而今靖海商号到底经营什么?”

“是。”杨震说道:“靖海商号分三大部分,第一大部分,就是贸易,经营大明到新州,大明到南洋诸国,大明到西洋,大明到高丽等航道,其中西洋仅仅走了一条船,还处于探索阶段,在赔钱,其他的地方,都赚钱了。这也是商号最赚钱的一部分。”

何夕一愣,说道:“还有跑高丽的?高丽不是敌对我朝吗?”

其实。历史上的高丽一直是左右骑墙,或许是因为朱元璋对高丽动心了。故而,今年高丽贡马,直接被拒绝了。还下旨斥责。高丽与大明的关系迅速冷却。

杨震说道:“高丽人可以拒绝大明。高丽权贵不能拒绝大明的商品。而且高丽水师,也不能拒绝我们船上的炮。”

大明的货物,是这个时代最顶级的奢侈品,整个世界上层贵族都拒绝不了。而高丽水师,自然也不可能与大明准水师对抗。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