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七十四章 庆州政权(2/2)

是天下人望,真要杀了他,大损他在高丽的声望。

于是暗中放了。

郑梦周回到高丽南方。顶风冒雪。联络各地在冬天行径有一两千里,吃得苦,并不比蓝玉从北平到高丽少。有他的联络与名望,才有而今的高丽小朝廷。

只是他在组建朝廷之中有大功。但是朝廷之中,却是少数派。

无他,他是坚定的主战派。

不管从他的义理上,还是而今的局势上。他都判断出,开春之后,明军绝对会进攻的。一定要整军备战,奋战到底,将名贼赶出高丽。

但是高丽各大家族的代表,却一心想要议和。

郑家并不是小家族。但是郑梦周虽然是名传高丽大儒。但是依旧做不了郑家的主。同样无法左右其他大家族。不过,而今何夕拒绝却主和派一时间都哑火了。

郑梦周慷慨激昂地言论,在临海殿之中回荡。但是没有一个大臣反驳。

王瑶看向其他大臣,其他大臣目光躲闪。不敢承担责任。王瑶说道:“好,那今日,孤拜郑老为中书门下侍中,三匡大夫。兼领中枢院,总管天下兵马。”

“一切战和之事。由郑老主之。”

高丽用的还是唐代官制,不过将中书省与门下省合并了,称中书门下。与唐代一样中书令是虚设。侍中就是两省最高长官了。至于中枢院,就是枢密院,改了一个名字而已。

三匡大夫,是高丽的加官,一品。

也就是说,王瑶拜郑梦周为相,将所有军政大权都交给了郑梦周。

其实,这也是王瑶想了很久无奈的办法。整个高丽小朝廷都是各世家大族联合起来的朝廷,王瑶的政令不出临海殿,他能做到的就是支持某大臣。君臣联手,看看能不能压住各地大族的势力。

这个大臣能力还不能太弱了。

而想来想去,唯一郑梦周做合适。

其他大臣背后都有宗族。郑梦臣也有。但是郑梦周最大本钱,不是身后的宗族,而今遍布高丽的弟子。与某一个大家族联合,很有可能被取而代之。但是与郑梦周合作,这样的风险是最小的。

至于,郑梦周是儒臣,儒臣不会打仗。这已经不在考虑范围之内了。

首先,不用郑梦周亲自上战场。其次,只要将现在的高丽小朝廷凝聚为一个整体之后,才能打仗。而这个任务。唯一郑梦周能够做到。

如果别的时候,郑梦臣还会推辞,但是而今冬天已经过了一大半了。很快就会春暖花开了。与春暖花开一起来的,估计是大明的铁骑。这种情况,容不得他不着急。

郑梦周立即受命。随即开始布置战守之策。

郑梦周的战守之策。很简单。就是一个守,从开京以南,节节抵抗。前面都可以放弃,但是撤退也有一个截止线,郑梦周朗声说道:“臣请大王驾临晋州,以示必守。晋州坚固,屏蔽庆尚道,只要晋州守住,朝廷以庆尚道为根基,令忠义之民起事于后,朝廷之军抵抗之前,旷日持久,明贼必退。”

其实,明军能不能退,谁也不知道。但是朝-鲜半岛的天险,其实就在鸭绿江已经鸭绿江以东,因为这一带山高水深,是真正的天险。但是越过这一带,到了西海岸的平原地带。虽然有好些河流。但是都不能称得上天险。

而没有天险,郑梦周也没明白,根本不可能与大明作战。想来想去,也就是晋州了。

晋州在朝-鲜半岛南部,几乎卡在中线上,一边是海,一边是山。西边是西海岸平原地带,东北就是庆尚道了。也是庆州所在。

郑梦周唯一想保住高丽国土。

不管郑梦周意念多坚定了。他也要面对现实。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