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九十五章 参观纺织厂(2/3)

,可不比高丽,那是要渡海的。而大明海战第一家族是谁家?是方家。方关在南边打出的名声。

虽然有一点虚。但是而今也蓝玉也没有办法。毕竟蓝玉一定会吸取明朝征日本的教训。要选一个懂得海战的将领总领水师的。而大明懂得海战的人并不多。而且是一个萝卜一个坑。

方乘风这个时候送上门。正是解了蓝玉燃眉之急。

至于能不能打胜仗。何夕一点也不担心。大明的船只火器压过日本不止一头,而方乘风也不是一个蠢货。只要小心一点,不会翻船的。

何夕说道:“好好做事便是了。”

这仅仅是一个小插曲而已。

对日本的金银,何夕也是有想法的。而安插一个人,也不过顺手而为。

今天真正的大事,不是别的。就在纺织厂上。

毕竟南方已经有太平铁厂了。

对于太平铁厂,朱元璋很了解。沈阳这里不过是一个复制品而已。并没有什么可看的。而纺织厂却是一个新鲜事物。

------

朱元璋用过午饭之后,就带着一群侍卫跟着何夕去了纺织厂。

纺织厂是建立一个很大的院落之中,在这个院落之中,有很多木头房子。这些房子也都新修建的。甚至几个木头房子上面木枝,还抽出了细细的嫩芽。可见这木头根本没有做什么处理,直接用了。

这也是没有办法。

不仅仅是这里,辽东很多地方都是这样的。

源源不断的高丽移民进入辽东。数以百万计。这需要大量的房子。

毕竟在辽东这个地步,冬天里没有房子的话,下场只有一个那就是冻死。所以修建房屋是当务之急。烧砖这一件事情,何夕也去安排了。有足够的煤铁,烧砖也不是一件难事。但是问题,大规模烧砖也是需要时间的。

于是木头房子就是最好的选择了。

特别是辽松运河开通之后。

之前为什么要从鸭绿江上运木头,并不是辽河上面没有木头。而是鸭绿江两岸多山。山上砍倒木头之后,轻轻一推,就能滚落在鸭绿江之中。顺流而下。省人工。

而辽河两岸,虽然也有大木,但是这些大木距离辽河都是有一段距离。将一根大木从山中拖进辽河,也是很费力气的。

而今松花江那边可不是这样的。

松花江那里比鸭绿江两岸还要荒凉。合抱大木,要多少有多少。而且之前没有人砍,即便是在平地上,也有很多可用的木头。顺着运河过来,比之前方便多了。

辽松运河已经影响到辽东木材产业。最少辽东木材产量,比之前更有想象空间了。

所以辽东别的或许缺乏,但是决计不缺少木材。

在什么材料都紧缺的情况下,木头建房子就是首选了。很多人觉得这种房子不能御寒,其实不然,中间都是整齐的原木。再糊上泥,形成土墙,很保暖。更不要说在房间下面再挖出火道,足够过冬了。当然了,木头没有处理。或许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不管 怎么说。先过这一关再说。

朱元璋并没有对这样急就章的工程多说什么。

直接进入厂房之中。

说死厂房。其实根本称不上房子。而是一个大棚。一个个架子支撑起茅草房顶。正因为是这种,梁柱结构,所以整个厂房面积很大。有数百平。里面摆放着近百台织机。

此刻虽然有这么多人过来。但是这些织女们。一个个都注意着自己手中活,没有一个人敢抬头看。只有织机的声音。

这也是何夕早就培训过的。

燕王跟着在朱元璋身后,此刻他大感兴趣。因为这织机与他见到的织机不一样。燕王在马皇后身边长大。马皇后也是常年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