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二十五章 人心(2/2)

。”

姚广孝说道:“无妨,人心如此。即便他们知道这里面有虚的,也不想将事情砸到自己手中。”

杨震听姚广孝如此说,不得不承认,这太正确了。千古以来都是这样的。即便后世很多人投资的时候,不知道很多项目的猫腻,不过是自信不接最后一棒而已。

------

杨震回来之后,立即闭门谢客。

虽然很多人想见他,但是杨震谁也不见,只是偷偷叫来几个相处好的人。分别是靖江王的代表,陈祖孝,关家的代表,已经与杨震私人关系不错的人。

杨震将他们召到内室之中,说道:“我知道,你们想问什么。只是这一件事情,却有不少关节,需要打通。”

陈祖孝听了微微一笑,说道;“杨兄直说便是了。说个数,我不还价。”

杨震苦笑说道:“说实话,我能在其中起的作用很小,就是何大人,他固然操心商事,他在乎的是宏观大略,就好像这一次。他只是在乎,能将辽东物产卖出去。其实而今已经做到了。几十万布放出去。辽东或早或晚,都会客似云来。剩下的事情,他就不是怎么关注了。更何况这里面还有永昌侯的事情。他更不愿意多管了。采购的事情,我还能做主。而永昌侯的事情,我就不能做主了。”

陈祖孝心中暗道:“那将你能做主的事情给办了。”陈祖孝有这个想法,但是他决计说不出口的。无他,要懂事。杨震说在其中起的作用很小,也没有想捞钱的意思,就真信了。

真要是如此,这天下贪官污吏。都会说自己清清白白的。

杨震不见大多数人,私下将几个人召集在一起这个动作。已经暗示了什么?谁不明白的。

从古到今,哪怕是到了后世,做生意打点上下,都是很正常的。中间人从其中捞好处费,也是正常的。这些商场混了这么多年的老鸟,谁不知道啊。

陈祖孝眼睛余光扫过其他几个人,看他们眼神之中闪烁,都有心领神会的意思。陈祖孝说道:“那永昌侯有什么指示?”

杨震说道:“永昌侯这一段时间,风头太盛,大家都听说了吧。在这一件事情,不好做的太露骨了。否则陛下也容忍不得了。当然了。永昌侯战功赫赫。封公早就是题中应有之意,无非有人打抱不平,觉得他不能越过颍川侯先封侯而已,甚至封侯都已经筹备好。不是辽国公,就是瀛国公。”

杨震说这一番话的含义很明白。那就是蓝玉即便将来出一些小问题,也是不可能倒台的。

毕竟,因为何夕的影响。朱元璋的刀子并没有对准了勋贵。即便是李善长之死。也是暗中处理。该知道李善长死法的人,大抵都知道的。但是对于百姓与圈外人,都已经李善长是旅途劳累而死的。更多人知道,好像是上下船的时候,跌到水中了。老人年受不住,就去了。

根本不知道李善长真正的死因,估计在青史之上,也会成为一个谜团吧。

所以,大家都觉得大明的勋贵地位很稳固,特别是这些人本身就是依附在勋贵这个体系上的。利益相关之下,他们更希望勋贵的好日子能够如日中天。不会想,将来有房倒屋塌的一天。

而且现在也没有这个趋势。

所以,蓝玉而今的功劳与地位,将来即便是栽跟头,也不过是流放到偏远地方镇守而已。只要蓝玉不死,捏死眼前这些人,不过吹口气一般容易。所以不管今日这事情做到什么程度,将来出了事情,他们自己死,也不能牵连到永昌侯。而且杨震很有可能出了门,就不认这里说的所有话了。

陈祖孝说道:“杨兄尽管说便是,我们都是懂规矩的。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