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卷,吾心安处是吾乡 第四十七章 遇袭(2/3)

,毛骧就有些头疼。他本来以为,何夕即便是私访,也会带着身边的护卫,有銮仪卫一个百户在,没有千把人,是取不了何夕的性命的。谁知道,何夕居然将大队人马丢了下来。

这让毛骧犯难了。何夕是朱元璋点名保护的人,真出了什么事情。

毛骧无法交代。

他堂堂锦衣卫指挥使,只能跟在何夕后面当保镖了。

-------

一盏孤灯,浮在河上。

此刻的何夕并没有居住在岸上,而是居住在小河之中一条船上。

何夕并不知道自己身后有两拨人跟着,还以为自己做得天衣无缝。而他在湖州选了几个村落,打听了一下,发现这里与嘉兴的情况一样,但是具体到每一个地方的赋税,也有差别。最多能亩征五斗了。

超过朝廷规定赋税的十倍。

这也让何夕有了一个推测。

郭桓案,郭桓固然是主使者。是其中首脑,但是下面参与的各级官员恐怕没有跟郭桓说实话,真是这种各行其是,才会出现这种参差不齐的情况。

想想也明白。

郭桓玩得一手欺上瞒下,指望下面人对他毫无保留,可能吗?

不过,何夕在发现各地义仓几乎全被掏空之后,也注意到另外一个地方。那就是粮食交易。诚然在古代,粮食几乎是钱一样的硬通货,但是粮食毕竟不是钱。粮食存储的条件不低,十年陈粮土不如。

所以,郭桓从粮食贪污,那自然要变卖粮食。

是要出货的。

现在何夕还不知道,郭桓到底贪污了多少粮食。但是估计,最少也有一百多万石。这不是一个小数目。这些粮食出货,一定是有痕迹的。

苏州是江南最大的都市,而湖州距离苏州一湖之隔,水运便利。很有可能这些粮食,就是从湖州转运到苏州卖出去的。

只是,粮食买卖并不是那么好查的。最少不像是赋税上的改变,一目了然。这就要多花些时日了。而且,何夕对当地官府是一点也不信任。他几乎确定,浙江窝案几乎涉及了浙江所有官员。

要躲避官府的视线,就更慢了。

何夕之所以不去住客栈,也是出于这个原因。

此刻虽然已经是晚上了,何夕还是想从繁杂的数据之中,寻找异常之处。何夕揉揉眼睛,心中暗道:“不行,单单靠我一个人查,恐怕需要很长时间,而今差的太多了。”

“要不要继续查下去了?”

何夕想要从粮食交易之中查出猫腻,一个人的效率太慢了。何夕不由得想到,此刻是不是要将郭桓拿下再查?

就在何夕思索之间,只听一声尖锐的哨子声。噼里啪啦一阵响声。一阵箭雨从窗外射了进来。这一群人明显是要将何夕置于死地,向着光亮处攒射。

何夕反应也很快,立即向桌子下面躲,但是依然来不及,一根利箭射中何夕胸口。

何夕只觉得好像被用长棍迎面来了一根,一瞬间眼前发黑,眼底冒出无数金星。喘不上来气。躲在桌子下面。好一阵子才缓过劲来。猛烈地咳嗽了两声。向胸口摸去。只摸到一面好像铜镜的护心镜。上面有一个明显凹痕。

这不是别的,就是一副贴身软甲。

这是军器局能工巧匠所制,甚至不能说是铁甲。身上更多是铜丝金银丝编织在一起,镶嵌一些甲片。比如护心镜。

一般弓箭很难射穿。

但是弓箭射不穿,并不代表,弓箭的力道可以消解掉。

何夕只觉得心脏“扑通,扑通”乱跳,不知道是胸口挨了一箭的原因,还是他万万想不到真的遇见了行刺。

他潜意识一直觉得,朱元璋天威之下,下面官员不敢闹得这么大。但是而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