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卷,吾心安处是吾乡 第五十五章 杖责(2/3)

,怎么可能清廉。

朱元璋听到这里,不想再与他们说这个问题了。他目光一转,看向徐正。

徐州点点头,表示已经安排好了。

朱元璋说道:“好了。不用再说了。此事朕心意已决,令秘书监传旨内阁。令他们承办便是。”

太子立即跪倒在地,说道:“父皇,郭桓之流,死有余辜。然浙江士林之中,多有无辜被牵连着。即便有罪,也罪不至死。还请陛下开恩。”

太子想办法劝说朱元璋,最后也只能走到这一步了。

朱元璋对这场景熟悉得很。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每一次朱元璋办大案。太子都是这样的。

朱元璋恼怒之余,也习惯了。反正他觉得,他而今是清楚前朝余毒,改弦易辙。要矫枉过正。将天下官员多杀几轮,估计谁也不敢犯他法度了。到时候,子孙后代以大明律为宗,办理各案就行了。

原本朱元璋觉得,等太子继位之后,待天下以宽仁也就行了。而今又知道他的太子走到他前面。对眼前的场景,顿时有一种复杂的感情。

忽然转过头来。对何夕说道:“何夕,你觉得太子所做的是对是错?”

何夕一愣,眼前局面,他怎么能插上嘴。

是的。何夕不愿意朱元璋乱杀人。毕竟在他看来,郭桓案,将在职官员给处置了并不过分。但是牵连到家眷吏员子弟,就有一些过分了。

出于正义感,劝谏一二。自然是要的。

但是何夕也没有想将自己给搭进去的想法。

而今朱元璋已经明确拒绝了。何夕可没有想再劝的意思。

而太子与皇帝之间的事情,他这个外人有什么可说的。说太子不好,触怒皇帝。我家太子岂是你能编排的。说皇帝不好。也触怒皇帝。

何夕想来想去,只能行礼说道:“陛下,乱世用重典,霸道治世,本无过错。太子殿下一片仁心,爱怜百姓,也没有过错。”

朱元璋说道:“那谁都没有错。为何是这样?”

何夕脑门上见汗,忽然心头灵光一闪,说道:“汉家本有法度,霸王道杂之,岂能纯用儒术。用周政乎?”

此刻一出,朱元璋哈哈大笑。

这是在拍朱元璋的马屁,又没有直接说太子的不是。

朱元璋在所有君王之中,最推崇刘邦。盖因他与刘邦一样是白手起家。而这一句话,是汉宣帝教育儿子的话,在儒臣那里可不是好话。但是在朱元璋听来,却是很合适。

同时,汉宣帝虽然不是用儒术,但手段也比朱元璋温和很多。而朱标,看似偏向儒生,但是真了解太子的。就知道太子其实是手段更温和,有朱元璋在,一比较好像是偏向儒臣了。

但其实太子不乏手腕。

何夕这一句话,虽然更偏向于朱元璋,但也没有怎么得罪太子。

朱元璋笑过,脸一冷,说道:“君前奏对,前后矛盾,用心不一。太子乃储君。你为臣子,岂能谄媚于君上,慢待储君。来人杖责二十。”

何夕目瞪口呆。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他在这对父子之间,怎么办都是错。

太子见状。立即说道:“父皇,千错万错都是儿臣的错,是我让何弟进言的。还请父皇责罚儿臣。”

朱元璋说道:“这正是责罚你啊。你乃太子,国之根本,纵然有过,也不能轻动,否则朝野不安。何夕是帮你。自然要惩罚一二,代你受过。另外何夕是替你办事,可办成了?”

太子一愣,心中暗道:“这还用说吗?”

朱元璋慢条斯理地说道:“没有办成。是办事不利,自然要责罚。就在这里,责打便是了。”

“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