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卷,吾心安处是吾乡 第六十二章 过关(2/3)

看待的。觉得这位毛先生是能与相提并论的人物。

正因为如此,他对毛先生生平最为好奇。

何夕不得不反复讲解。

一说,又是一夜。

只说得,鸡鸣三声。朱元璋才知道马上要上朝。

这个时候,朱元璋心乱如麻。直接下令免朝了。

这是这么多年来,头一次。

本来,朱元璋对什么民-主共和,怎么能不要皇帝?等这些问题,都是很是厌恶。但是对这些目不暇接,琳琅满目的新思想,新概念,一时间的迷茫了。

他只觉得,从清末到新中国这一段时间的改变,要明清两朝近六百年的改变还大。

很多原本的概念,都模糊了。

甚至朱元璋也不知道该怎么用何夕了。

之前,朱元璋看何夕带来很多新科技,本来是想要让何夕说出未来很多新东西,让大明王朝更上一个新台阶。但是在朱元璋看来,清朝根本没有什么进步的东西。虽然有一些小改进,有创意。根本没有本质上的改变。

不足法。

但是未来的新朝,虽然大气磅礴。但是内里的思想,却是深深地刺痛了他。

他固然佩服毛先生,但是一个问题放在他面前。

大明朝的快速发展,与大明王室的江山永固。这两者之间,他选哪一个?

朱元璋有敏锐的观察力。也抓住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关系,很明白。大明的生产力高速发展,必然带来很多对大明皇室不利的因素,甚至生产力发展越快,这种不利因素越多。

何夕在这一点上,也是忽悠不了朱元璋的。

朱元璋心中暗道:“利益来自未来,危险也来自未来。我该怎么办?”说着朱元璋看向了何夕。沉吟了好一阵子,才说道:“你也算我朱家女婿,你觉得,俺怎么做,对大明朝最好?”

何夕说道:“岳父,你是以大明皇帝来问我。还是以朱家族长来问我?”

朱元璋说道:“这两者有区别吗?”

何夕说道:“有区别。天下无千年王朝,但是有千年世家。家主所考虑的与皇帝所考虑的完全不一样。”

朱元璋说道:“以大明皇帝问你,你会怎么说?”

何夕说道:“臣不知道,因为我年岁浅薄,很多事情都明白。在如此国家大事上,并没有什么发言权。也不敢轻易说话。”

朱元璋说道:“那以朱家族长来问你?你怎么说?”

何夕说道:“首先,原本朱家发展路线是错误的。明清易代,原本百余万的宗室,却杀的几乎没有多少了。比起大姓,根本不值一提,后世也没有多少名人是出于朱家的。”

“这一点一定要改变。”

朱元璋想起明清易代,宗室的惨状。说道:“不错,这一点一定要改。”

何夕说道:“具体怎么改,小婿不敢妄言。不过,科技发展,会引起人口发展。而今整个世界,估计是没有十亿人。但是后世却有七八十亿人。天下还有很多土地可以开拓,如果让朱家子弟,在这些地方开枝散叶,数百年下来,就成为地方大族,纵然改朝换代,也不可能动摇。而且历次科技爆发,生产力爆发,都会有很多新的机会。到时候,也是重新分配利益的时候。原本在地方根深蒂固的大族,很容易成为明日黄花。而在这些时代抓住机会的人。很容易成为新贵。”

“将来天下,朱姓成为天下大族。纵然其他方面有一些损失,也是值得的。”

朱元璋沉思了好一阵子,看着何夕说道:“你有心了。”

何夕暗暗出了一口气,知道这一次他终于过关了。说道:“总是要为岳父着想的。”

这一番话,是何夕暗自揣摩了很长一段时间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