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七十四章申国公入局(2/3)

自己能力的人,比如张友直。

在申国公看来,张友直本身的意愿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张友直身后的人。也就是何夕同意与否。

或者说,在申国公看来,张友直其实并没有拒绝自己的能力。

何夕听申国公的话,立即品出了申国公心思。他心中有一些不舒服。

权贵们从不将下面的人当人。

当奴才,当奴婢。

可以说,第一代勋贵们,从血火之中厮杀出来,这种意思并不强烈。毕竟,他们的出身决定了他们一些内里的东西,是不会改变的。但是申国公这样的二代勋贵们,从小锦衣玉食,而且,明朝勋贵们受到元朝权贵很多影响。

这也很正常。

大部分明朝勋贵们,都是泥腿子出身。该怎么享受,只能看别人。别人是谁?自然是前元的权贵们。而蒙古人是有很重的奴隶思想的。这些二代勋贵们,自然受到影响了。

何夕听得不舒服,但却没有想过去纠正申国公,

毕竟,何夕是来与申国公合作的。他需要申国公的影响力,毕竟申国公下场了,接下来其他勋贵下场,也就容易多了。有了这么多勋贵支持,在权力场上,何夕就有底气了。

毕竟,勋贵集团是被朱元璋压制的。

看似在朝廷大事上,一点话语权都没有,但其实,他们的话语权是被朱元璋强行压制的。朱元璋一旦不在了,真正有话语权的是他们才对,这也是为什么历史上朱元璋对勋贵大下杀手的原因。

甚至,何夕揣测朱元璋而今对勋贵们没有下手的原因,第一是,朱元璋吸取了历史上的教训,因为他杀勋贵太狠,反而有了后遗症,所以该压制要压制,却下手轻了。第二,就是朱元璋觉得,何夕需要这些人的支持。

从这个角度来看,何夕拉这些人下场,是在救他们的性命。

只是他们自己不知道。

何夕说道:“好,过几日,我就让他去国公府上一趟。”

申国公说道:“那就多谢何兄了。”

------

何夕送申国公出府之后,心中感慨道:“这也算是一个好开始了。”

杨震说道:“大人,张友直这一段时间,一直求见,我都给拦下来了。这一次是不是要见见。”

何夕每日公务繁忙,张友直对何夕来说,就是随手投下一枚棋子,一个被何夕放在风口上的猪,对何夕来说,并不重要。张友直赚了钱,引了勋贵入局。张友直对于何夕已经没有用处了。见他做什么?

只是而今,何夕答应见申国公,让张友直去国公府见他。从本质上,就是让张友直去给申国公府当狗,当白手套。

或许,这个时代很多人,欲求豪门之狗而不可得。但是何夕内心之中,还是一个现代人。内心之中,其实有一根傲骨,如果他在张友直的位置上,决计不可能向任何权贵低头。

何夕偏偏不能帮助张友直,反而要帮申国公压制张友直,这让何夕内心之中很不痛快。

但是皇帝尚且做不得快意事,何况何夕。

人是社会性动物,整个社会对每一个人都好像是罗网一般,不管在罗网的哪一个位置上,都要被罗网的限制,即便是盘踞在罗网正中央的皇帝也是一样的。

何夕说道:“那就见见吧。”

也是何夕觉得自己对不起张友直,否则这一件事情,交代给杨震去办就行了。何夕也想与这个时代的商人好好聊聊。说实话,何夕还真没有见过这个时代的商人是什么样的。

杨震虽然经商,但本质上,是士人,而不是商人。在思考问题上,并不是商人的思维,而是士人的思维。

何夕也想看看这大明的商人,是什么样的。也好针对布置,毕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