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九章杨士奇的指点(2/3)

解纶听杨士奇这么说,心中不由一动,说道:“那还请杨兄指点一二。”

杨士奇说道:“其实有一个产业最适合你。也是你这一点钱可以撬动的。”

解纶说道:“什么产业?”

杨士奇说道:“砖厂。”

解纶说道;“砖厂?这-------”

杨士奇想不明白。砖厂怎么会是最好的?

古代运输不发达,建筑材料都不可能远途运输的。甚至可以说,不要说古代,即便是现代,很多事情,建筑材料,红砖,水泥,砂浆,都是本地供应的。虽然不仅仅是运输费用的问题,但这也是其中一项大头。

所以,北京附近的砖厂的市场,仅仅在河北北部,河北南部都不划算了。

在何夕挂上拍卖清单的各个厂子之中,庞大的砖厂几乎没有出价的。

是的,北京主体工程堪堪完工,城中很多地方都还没有修建。但是很多人都核算了,几乎明年后年,整个砖厂都不可能满负荷运行了。

一旦如此,就可以赔钱了。

时间再长一点,北京附近每年的用砖量,估计不够砖厂塞牙缝了。

总体上来说,接手砖厂之后,能赚上一两年钱,不赔本。但也仅仅如此了。很多人都不看好。

而砖厂,也是何夕一心想要扔出去的包裹。

再拿到手中毫无意义。安置善后,花费太多精力,大体上是得不偿失的。

而今北京城营造还没有完成,别人拿到手中,还能吃上一口利润,将来北京城营造完成了之后,甩都没有地方甩了。只能自己想办法收尾了。

这些解纶都是明白的。

杨士奇说道:“何大人对北京城附近水利工程都不满意,卢沟河,潮河,北运河,等等这几条大河,将来都要大整顿,这一件事情别人不知道,你应该听过风声吧。”

解纶说道:“听过,但是你知道,砖厂产量有多大,即便这几条水利工程在,也不过运作几年,就要关门了。”

解纶的商人思维并不厚重,或者说受到何夕的影响,他更希望经营一份长长久久的产业,而不是仅仅是为了赚钱。在他看来,砖厂根本不足作为这个支点。

杨士奇说道:“你知道金砖吗?”

解纶说道:“自然知道,应该金銮殿铺的地砖。”

杨士奇说道:“对,马上要营造皇宫了,皇宫之中所需要的地砖太多了。金砖产出太慢,甚至需要两三年,故而大人提出了瓷砖的想法,而今砖厂已经马上要产出了。瓷砖这东西,要比寻常砖石要运得远一些,更不要说,你没有想过,北方没有名窑已经很长时间了。”

解纶心中一动,说道:“你的意思是烧瓷器?”

历史就是如此无情,之前五大名窑,几乎都在北方,但是而今北京瓷器加起来,比不上一个景德镇。而今砖厂,能烧瓷砖,也能烧瓷器。

甚至不需要那种极品,只要寻常上品,就足够打开北方市场了。

杨士奇语重心长地说道:“砖厂最重要的是什么?是工人,是机器,而今这砖厂为生成砖,有蒸汽机三十六台之多,单单为了这些东西,拿下砖厂一点也不亏。别人不知道,你还不知道吗?有这些东西,你做什么不行啊?”

解纶毕竟在何夕手下做过很长时间,他自然知道杨士奇所说的是真的。

人才是最重要的人,其次就是科技,机械。但是这归根结底是人的问题,毕竟即便是有了机械,也要人使用。

何夕之所以放开这些产业,最重要的问题,不就是人的问题的?建设这些产业容易,派足够的人去管理,去维系,去赚钱,却并不容易。

何夕才放了出来,做其他的用途。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