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三十四章(2/2)

大的山头,只要他想,军中没有徐达弄不清楚的事情。

于是,徐辉祖将唐胜宗与何夕的接触,开战,进退,最后大败,讲解的一清二楚。

也不知道,徐达是精神不济,还是徐辉祖说得太无趣,他有一点昏昏欲睡。

等徐辉祖说完,徐达说道:「你们说说,何夕何以胜?唐胜宗何以败?」

徐辉祖说道:「我以为老侯爷之所以败,最主要是轻敌,他连自己要对付的人是谁?都不知道。叶沈此人,用兵很有天分,但是对朝廷大事从来不敏感,如果没有何夕在,他即便不人头落地,也不可能有而今的地位。他对何夕忠心耿耿,何夕对他也是非常信任,而他们带来的军队,乃是北京京营,是北方诸卫选锋所在。而老侯爷仓促赴任,连麾下将领都没有认全。焉能不败?」

徐达说道:「来,看这一封信。」徐达从封书信中抽了一封书信,徐辉祖看了之后,顿时皱眉。

徐达说道:「看到了吗?老唐在进入伏击场的时候,是有察觉的。他才将部将放在前面,否则以老唐性格,怎么可能在后面?」

不是说能打仗的将领都喜欢身先士卒。但是能打胜仗的将领,很多都喜欢这样。倒不是不在乎自己的安全,而是要得到第一手消息,才能第一时间做出安排。

否则等前面报到后军,然后再下命令调整,这里面需要时间的。这两者之间的时间差,很有可能决定一场大战的胜负?

所以,打仗的时候,身先士卒,并不一定是鲁莽,或许是指挥官前置。

只要不真正冲到第一线跟人开片,危险其实也并不是太大的。

徐辉祖说道:「那为什么会这样?」

徐达说道:「因为他们没有想到,一个千户,最精锐的骑兵。会再几个弹指之间,全部战死了。你注意时间,从开战到,唐胜宗先锋全部战死,用了多长时间。不要看一个人话,看所有人的话。」

徐辉祖立即去翻书信了。

徐达说道:「老二,你说说,为什么会这样?」

徐膺绪支支吾吾好一阵子,说道:「我不知道。」

徐达叹息一声,说道:「老三,你来说?」

徐增寿说道:「是北边火器厉害。」

徐达说道:「不错,火器厉害。你跑一趟,去将何夕这一战,用到的火器全部拿过来。」

「是。」徐增寿答应一声,从一堆书信之中找了一封。里面有何夕军中详细的火器配置。

很抱歉,何夕麾下也是明军,徐达坐镇北平多少年,这些地方有多少人是徐达的旧部,而且,何夕制造火器,让士卒演练火器,也是瞒不住的。毕竟如果没有经过训练,根本不可能打出这样的战事。

军中这么多人在,或许何夕下令保密,能封锁住消息,但是那也是对人的。对于徐达,很有可能这封书信,就是执行何夕保密军令的人写过来的。

很快,徐增寿就带来各种各样的火器,地雷,手榴弹,燧发枪,还有各种配套的东西,刺刀,子弹带,用来制造子弹的铅块,火药袋等等,摆在一边的桌子上。

徐达没有去看,说道:「这些东西,你们都不陌生吧。」

三个儿子都默默点头。

魏国公府招牌还是很硬的,只要何夕不强调保密,谁泄露出去谁死的项目,只要有新东西,自然会有人送样品到魏国公府,请魏国公府品鉴,还不是一个人。

人情世故这东西,中国人不要太懂。

在魏国公府之中,别人想都想不到,看都看不见的东西,在他们看来,就是俯仰可得的东西,最多多派人传给话而已。

徐达说道:「老大,你觉得,叶沈在伏击战之中排兵布阵是怎么做的?」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