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章新军事体系的建立(2/3)

:「好。就按姑父的来办。」

叶沈说道:「大人,按大人的说法,而准备编练八个军。其中一个骑兵军,一个炮兵军。需要的参谋太多了一些。恐怕一时间找不到这么多人啊。」

何夕淡然说道:「下令让,辽东三校,与国子监,还要刚刚建立的武学所有学生全部到沧州集合。将他们填充到整个参谋体系之中。暂时用吧。」

做一个合格的参谋,需要有多能力。但是最基础的就是计算统计分析。

虽然这些学生们刚刚入学,但是有数学底子,凑和的用吧。将来大浪涛沙,说不定能出一些名将来。

朱雄英听了何夕这话,内心有一些不舒服。但也无可奈何。

因为大战在即,大的编练不会有了。

这种将原来的方阵改为横阵,与纵队。根本不用训练,因为都是最基础的。增加参谋,增加军一机构,增加卫一级别的指挥人数等等。这些编练,是不涉及最下层的将士的。

改动并不会大。

最大的变动,就是增加了参谋体系。

从而今将原来的军事指挥一条线,变成了两条。朱雄英本想借此增加他在军队之中的影响力。但是奈何,他夹带里没有人。只能用何夕的人。

如此一来,何夕在军队之中的影响力,将来会越来越深。

却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毕竟现在首先要做的十打仗,打胜仗。只有胜利的才有接下来的一切。

朱雄英也只能说道:「好。」

------

南军大营之中。

傅友德拿着从北边来的密信,思路许久,让盛庸过来看这些密信。

这些密信并不是一个人写的。

毕竟前文说过,南北双方彼此之间藕断丝连。

之前北军的变动,让傅友德印象深刻。所以他密切关注北军的动向。北军这么大的动作。涉及的人数太多了。根本没有任何保密的可能。

于是,傅友德知道也不足为奇。

盛庸看完之后。傅友德说道:「你觉得怎么样?」

盛庸沉默了好一阵子,说道:「棘手。很棘手。」

傅友德说道:「你说说的难在什么地方?」

盛庸说道:「难在北军有这么多的合格的军官?难在北军有这么多火铳?下一战不好打了。」

傅友德叹息一声,说道:「难在我想学,也没有办法学了。」

这就是一个矛盾。

傅友德可以亦步亦趋的学习北军。毕竟很多军事上的变化,对于南北双方来说,并不是什么秘密。想要知道,没有不知道的。但是傅友德并不知道的,支撑整个军事体系的背后是什么?

在北京,何夕的学问是显学。

何夕说重视科学,重视数学。那么数学就是北京一方,从小学到国子监的必修课。而搞蒸汽机的张宗德,而今也是国子监教授,在北京被当成名家。

而在南京是不一样的。

在南京,何夕的一切学问都是异端邪说。

在南京,即便何夕带来的一些好处,也只能被动的用,决计不能主动的去搞。

如果不是,北方战争的需要,如果朱允炆登基之后,没有战争,不出三五年,太平铁厂就要关门大吉了。

对于士卒来说,从冷兵器作战改为火器作战,说难,也难。但问题不大,但是对于将来来说,这就是一个大问题了。火器作战之中。勇敢固然是很重要的。但是如果仅仅是勇敢,那是被人打成马蜂窝的命。

需要理解火

力使用。这就牵扯到了数学。

而数学这东西,大部分南军将领都不愿意多看一眼,似乎多看一眼,就脏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