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凭实力上热搜(1/3)
滋~
电机凄厉尖啸,声音极为刺耳。
强劲的扭矩助推之下,云飞电动汽车猛然提速。
原本安静的车内,响彻电机的嘶鸣。
虽然没有了乘坐舒适感,但这犹如弹射起步般的加速推背感,着实让人兴奋不已。
几秒钟后。
凌峰将车速提到了每小时150公里。
在如此之快的速度下。
常见的燃油动力汽车,发动机都会疯狂嘶吼,发出沉闷的轰鸣声。
也就那些售价不菲的高档轿车,因为采用各种隔音降噪材料和设备,才会相对安静一些。
另外。
众所周知。
汽车在80公里的时速下,主要克服的是地面摩擦力。
而超过这一速度之后,最大的阻力来自于空气。
速度越快,阻力越大。
而且汽车的速度,在超过燃油发动机最佳的工作区间后,越接近它的极限功率,油耗就会疯狂飙升。
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人感觉以 十公里的时速,匀速的行驶会特别省油。
而时速超过120公里之后,油耗会越来越高。
毕竟为了克服巨大的空气阻力,发动机接近功率极限,只能疯狂的消耗燃油。
换做是电动汽车,当然也是一样。
只不过云飞电动汽车没有发动机,自然不需要安装进气格栅给发动机吸气。
花大价钱精心设计的气动外形,经过很多次风洞试验反复修改,风阻系数也很小。
但风阻相对较小,可对于电池电机的消耗依然是巨大的。
原本显示七百多公里的续航里程。
在凌峰的暴力驾驶下,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疯狂下降。
不过
这种以超高的速度,任意驰骋的感觉是真的不错,太上头了。
狂飙了好几圈后,液晶仪表盘就弹出了一个警示框。
长时间的大功率输出,电机过热进入自动保护状态。
所以凌峰踩油门没有,不可能继续加速了。
相反。
云飞电动轿车开始逐渐减速。
在强劲气流的吹拂下,过热的电机逐渐冷却,自动保护状态得以解除。
不过单纯这样不断重复的绕圈跑,显然意义不大。
所以凌峰很快便驾驶汽车,驶出环形测试车道,开始做场地测试。
在坑洼颠簸路面,测试汽车的底盘和避震如何。
在湿滑路面测试电子限滑能力咋样。
经过将近一个小时的亲自驾驶测验后,凌峰将车停下,让郭檑他们继续测验。
只要不是故意撞坏,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
现在折腾得越厉害,暴露出来的问题越多,经过修改完善之后,将来车主们才会少吐槽少埋怨。
所以光是一台测试车显然是不够的。
既然有上千辆库存积压卖不掉的车,那就敞开了改造。
参与魔鬼测试的车越多,暴露问题的概率越大。
时间缓缓流逝。
短短三个小时,便陆续有十台车完成改造参与实验。
这些车内外都加装了不少仪器设备,以便于实时探测并记录车辆的状态。
凌峰并没有参与驾驶了,而是守在分析测试中心。
大量的数据源源不断的汇聚到这里,以便于工程师们监控车辆状态、查找并分析问题。
为了提高效率,凌峰特意从新得利电子公司,抽调了不少精兵强将过来支援。
新得利电子公司在轨道交通领域,拥有不俗的技术实力。
生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