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 370章 一个接力棒(1/2)

盖房子可是个麻烦事儿,别看盖是的砖瓦房,按照着何雨柱的规划,不准备垒坑,而是要通暖气,没错,他就是想搞现代化设计。

但是这样一来,就要单独设计出来一间锅炉房,而这个锅炉房还要一房二用,另加一座水塔。

他这样设计也是有好处的,东北的冬天太冷,就算是打井也会上冻,七场站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去年冬天基本上都是煮冰块来取水。

没办法,他们把井口开的太大了,而水位又高,一米多长的辘轳就足够,甚至有时候水位暴涨,伸手就能打到水。在夏天当然是方便,但到了冬天就容易结冰。

何雨柱这是在吸取经验,把水塔和锅炉放在一起,可以取长补短,正好一举两得。锅炉和水塔不用另买,他在空间里就能制造,这没什么技术含量,就连自来水管一应配套设施也能一起搞定。

住所的布局他设计成u形,坐北朝南,中间盖三间大食堂,这样一来还能当成院墙来用,因为男女宿舍要分开,男女有别嘛!

住所的面积还是保持不变,至于多余的土地,何雨柱也不想浪费掉,所以就在u字出口处建一个广场,平时搞搞活动、放放电影什么的,在这里举行比较合适。

另外再搞一个操场,就按照足球的标准来建。

这里其实何雨柱藏着一个小心思,那就是他想培养一批足球健将!

一提到足球,恐怕这是令所有夏国人都头疼的问题。其实在这个年代,我们的足球还是很厉害的,在五七年的时候,咱们的足球队在世界足球锦标赛的预选赛中,仅以一球之差负于当时的世界强队印尼队。而在五八年,京都队和“巴一”队甚至逼平了奥运冠军苏国队。

这样的成绩看起来是不是很不错?三大球中最重要的足球,按说我们应该会走出一条比较光明的道路,但是吧,到了六十年代之后,这种情况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国的足球整体水平出现大幅的下滑,

在六四年的时候,我们的足球队主场作战巴国队(这时候还不是巴铁),巴国的足球水平,在世界上是相当一般的存在,而我们又是主场作战,按理说这样的比赛压根没有什么太大的悬念,但是也正是在这样的一个看起来是天时地利的环境之中,我们的足球队居然以0-2被对手杀的片甲不留。

这样的成绩惹的一位老同志瞬间大怒,就是那位习惯叼烟斗的霸气老总,那为啥说他会生气呢?其实在建国初期,就是在他的倡议下,我们才成立了西南体工队,这是当时全国成立的最早的一个专业体工队,其中就包括了足球队。

对于足球队的训练,他也是非常的看重,曾经还想请曾经的球王李会棠(在本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的哑洲球坛中,他带领港沪两地的足球精英,称霸于第七、第八、第九及第十届的元东运动会,是当之无愧的球王)来做教练,

但是因为当时的李会棠身在香江,虽然给他开出的条件非常的高,但是他最终没能来我们这边当教练。无奈之下,他又找到了镡富真来担任教练,可以说老同志对他寄予了厚望。

那结果可想而知,比赛失利,他得知此事之后,十分愤怒,他没有想到国足居然差到了这个地步,当时就下令“解散足球队!”

在后来的一段话中,他更是痛心的说:

“我不晓得你们安心不安心?从建国到现在已经快15年了,再搞不起来,难道要搞50年?必须赶快下工夫啊!我都快70岁了,我希望在有生之年能看到‘三大球’翻身。看不到三大球翻身,我死不瞑目!!”

事实上,他的心愿终归是没能如愿,他不知道,在五十年后,我们的足球依然没有翻身,不得不说是莫大的遗憾!!!

但当时人们都有一个荣辱的观念,那就是,饭可以不吃,但这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