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六十二章 慈父(2/3)



黄观立刻摇头,“你不能这么想……你看啊,咱们卖兵器,买得越多,蛮夷之间,互相征伐,死的人就多。挣了钱之后,拿来办学,培养出来的人才就越多。此消彼长之下,我大明必然会越发兴旺发达,你说是不是?早晚有一天,到处都是华夏,普天之下,皆是中华,那才是真正的天下大同,你说是不是?”

老岳父喜滋滋畅想着,徐景昌只想说,“原来您老人家也有灵活的道德底线,还真是不容易。”

伴随着成立外籍学堂的旨意下达,朱棣终于降旨,召见各国使者。

徐景昌也被叫到了燕王府……朱棣身着衮服,气象威严,当真有永乐大帝的气势。

他见到了徐景昌之后,学呵呵道:“怎么样,今天朕的打扮如何?”

徐景昌慌忙道:“陛下天日之表,龙凤之姿!”

朱棣呵呵一笑,“挺会说话的。”

他俯身靠近,突然道:“你说朝臣是不是就喜欢朕穿戴整齐,认认真真,老老实实,充当一个摆设?”

徐景昌愕然,朱老四什么时候这么聪明了?

“启奏陛下,臣和那些人不一样,咱们是亲戚啊!”

朱棣意味深长笑了,“既然如此,那你就陪着朕,去见见各方使者吧!”

徐景昌点头,可是心里头怦怦乱跳,他总觉得朱老四要搞什么幺蛾子。

他们首先见的就是朝鲜使臣,毕竟他们刚刚挨过打,现在满腹委屈。

“求上国垂怜,严惩倭国岛夷。”

自从出了评分之后,倭国在朝鲜这里,地位越发底下,直接变成了岛夷。

当然了,这个岛夷颇具战斗力,时常入寇……或许在中原王朝的史书上,大的入寇就那么几次,但是实际上,几乎每隔一年多,倭寇就会入侵朝鲜。

双方仇深似海,互相敌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朱棣认真听完哭声,点了点头,“倭寇肆虐海上,时常侵扰大明。朕这次也要呵斥倭国,让他们约束匪类。如果做不到,朕自然会提兵过去,亲自教训倭寇。”

听朱棣这么说,朝鲜使者,只当他要御驾亲征,可感动坏了。

情不自禁道:“陛下对待蔽国,真如父亲待儿子一般,蔽国上下,感激涕零。”

徐景昌在旁边都差点笑出声来,这就认爹了呗?

你们叫的还真是痛快啊!

朱棣脸上含笑,“朕是天下人的君父,不独大明子民,凡是心向大明,沐浴王化的苍生黎民,皆是朕的子民。”

朝鲜使者更加激动了,“多谢陛下天恩,陛下洪恩浩荡,倭国怙恶不悛,不是骤然能改变的。更何况当年元朝远征倭国失利,让他们越发猖狂。必须上国发兵严惩,才能让倭国感到切肤之痛,方能尊奉上国,睦邻友好。”

朱棣顿了顿,点头道:“好吧,此事朕知道了。”

随后朱棣就叫来了倭国使臣,朱棣直接甩出了一份国书,扔给了倭国使臣。

“臣闻三皇立极,五帝禅宗,惟中华之有主,岂夷狄而无君?乾坤浩荡,非一主之独权;宇宙宽洪,作诸邦以分守。盖天下者,乃天下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

倭国使臣也不是傻子,一看这玩意,就浑身颤抖,惶惶不安。

这是当初朱元璋鉴于沿海倭寇作乱,降旨指责倭国,有心讨伐。

结果倭国怀良亲王弄了这么一封中二感爆棚的回书,在最后他更是豪言:“……顺之未必其生,逆之未必其死。相逢贺兰山前,聊以博戏,臣何惧哉?倘君胜臣负,且满上国之意;设臣胜君负,反作小邦之羞!

自古讲和为上,罢战为强,免生灵之涂炭,拯黎庶之艰辛。特遣使臣,敬叩丹陛,惟上国图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