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1641章 两全(求保底月票)(3/3)

如今都回了桐城,还能让三姐儿吃苦不成……”

说到这里,他想到了三儿子,带了不满意,道:“挨着住着,就算不好插手姚家事,就看着姐姐、外甥吃苦?太迂了……”

夫妻两人都没有苛责四儿子。

是人都有私心。

对着父母兄弟坦坦荡荡表露出来,并不可耻。

还因为夫妻两个怜弱。

总共六个儿子,只有这个乡试都不能下场,为儿孙多做打算也是情理之中。

张英看着老妻,道:“老四说的也对,老大都要当祖父的人了,跟老二又两下里住着,并不在一个锅里搅合,除了将这二十顷地补上,咱们也早点分产不分家,省得往后生嫌……”

姚夫人豁达,点头道:“听老爷的……”

张英既下了主意,就安排管家去衙门换契。

他打算以后要多关注些四房的孙子,趁着自己还能教导,将四房的孙子教出来。

要不然,以老四这样的心性,怕是在自己夫妻百年以后,以后对兄弟都会敬而远之。

这就是另一种呆气。

不过张英也是男人,晓得这关乎尊严。

四儿子既不乐意依附兄弟,那就只能自己这个老父亲多操心。

都是一样的骨肉,真的任由这一房败落下去不成?

桐城就这么大,张家又是大族,张英一辈的兄弟、堂兄弟就有三十余人。

张家田产改契,这消息立时就传出来。

要知道,这田产转让,要先问族人的。

就有人到张家来探问。

张廷璐跟张若霖叔侄两个就如实相告,说了要给四姑娘预备妆田。

桐城各大世家,已经听说张家来了贵客,十九岁的四品官,还是宗室子弟。

一时之间,都十分好奇。

得了邀请,过来陪客的亲朋故旧,也都想要见识一下这宗亲风采。

虽说朝廷没有下令“旗民不婚”,可也是默认如此。

就算有例外,也多是汉军娶汉女为妻。

像张家这样的汉官,将女儿许给旗人,还许给宗室,这消息传回桐城,还引了不少非议。

如今又要厚厚陪嫁么?

张家什么意思?

是打算疏离桐城的姻亲,重点发展京城那边的关系了?

*

书友圈有读者称号帖子,还有分起点币的帖子,有兴趣的大大可以去跟小八姐姐12月的帖子。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