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463章 太皓前往千风城(2/4)

的崇拜;老人则颤巍巍地举起拐杖,向这位领路人致以最深的祝福;年轻的工匠、农夫,则以最朴实的言语,表达着对太皓城主未来的期许与支持。

一声声“太皓城主一路平安”“城主早日归来”在群众中此起彼伏,汇成了一曲离别的颂歌,响彻云霄。更有几位诗人,现场挥毫,将太皓的事迹与百姓的不舍之情化作诗句,张贴于街角,供百姓传颂。

太皓城主勒马,深情回望,目光掠过一张张熟悉的脸庞,心中五味杂陈。他缓缓抬起手臂,以一种王者的风范,向百姓们行了一礼,那一刻,仿佛时间静止,万籁俱寂,只留下他那浑厚有力的声音:“北峰城的父老乡亲,你们的每一份情谊,我都将铭记于心。待到山河无恙,我必归来,与你们共赏北峰城更美的风景。”

话音落下,太皓城主轻夹马肚,黑马嘶鸣,踏着百姓的祝福与不舍,渐渐消失在黄土大道的尽头。而那送行的百姓,久久不愿散去,仿佛他们的目光能穿越千山万水,伴着太皓城主,直到天际。

太皓驱马缓缓行进,寒风中,黄土道旁枯枝交横,预示着季节的更迭。未行多远,一座孤亭映入眼帘,坐落在一片苍茫的冬景之中,显得格外静谧。亭内,守城大将赵撼山身披厚裘,已备好热酒佳肴,静待太皓的到来,宛如寒冬中的一抹温情。

太皓远远望见亭中身影,立即缓辔,马蹄踏雪,发出轻微的嘎吱声,直至赵撼山面前。赵撼山见太皓到来,连忙起身,厚重的衣物下,是恭敬而坚定的身躯,他拱手道:“城主大人,末将在此已恭候多时,特选此地,为大人设宴践行,愿能驱散些许冬日的寒意。”

太皓轻笑,卸下马鞍上的行囊,步入亭内,回应道:“撼山兄弟,此情此景,实为难得,太皓感激不尽。”他们在亭中对坐,周围的枯枝残雪构成一幅静谧的冬日画卷,与亭内的温馨形成鲜明对比。

炉火正旺,热酒驱寒,他们在凛冽的冬日里开始了他们的酒宴。酒过三巡,话题由浅入深,从北峰城的冬防策略到远方千风城的局势,再到他们的英雄往事,每一声笑谈,都似乎能在这寒冷的空气中留下温暖的回响。

“太皓兄,冬日漫长,千风城之路遥远且险,愿你一路平安。”赵撼山的话语在冷空气中凝结成雾,却饱含深情与敬意。

太皓微笑中带着几分坚定,道:“撼山兄弟,北峰有你,稳如磐石,我心甚慰。待我处理完朝廷之事,归来之时,应是春意盎然,万物复苏。那时,我们于北峰之巅,重启这未尽的酒局,共赏春日新绿,谈笑间,让那些朝廷的风云变幻,也化作我们杯中的淡然一笑,如何?”

赵撼山闻言,眸中闪过一丝敬佩与不舍,沉声道:“一言为定,城主此行,肩负重任,乃是为国为民,讨贼平乱,北峰全城上下,皆以你为荣。待你功成名就,我们不仅要饮庆功酒,还要在北峰召开英雄大会,让天下英雄都知道,北峰城主不仅是守土安民的智者,更是护国卫道的猛士!”

太皓城主轻抚着腰间的玉佩,目光深邃而温暖,缓缓言道:“撼山兄弟,待我凯旋之日,必以游子之身,再访北峰。你可知,那圣旨之意,先是令我卸下北峰城城主之冠冕,而后才授予我讨贼大将军之职。城主一职,已随风而逝,未有丝毫逗留。朝廷新令,或已翩然而至,北峰之城,即将迎来新的守护者。”

赵撼山听罢,面色凝重,却也透着坚决,他紧握拳头,誓言般道:“太皓兄,无论朝廷如何更迭,北峰城的每一砖每一瓦,都将铭记兄长的功勋,百姓心中,你永远是那位引领我们走过风霜雨雪的英雄。北峰,不论春秋冬夏,始终是兄长温暖的港湾,你的家。”

言至于此,他们皆沉默片刻,似乎在品味这份不言而喻的默契与不舍。最终,太皓起身,对赵撼山深深一揖,言语间满是感激:“今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