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王守仁辞行(2/3)
怎么就听信了沈正阳的鬼话呢?为什么就不听从朱令权的苦苦哀求呢?唉~~~一失足成千古恨,早知如此何必当初,默然的跪倒在地。>
朱厚照冷眼看着跪在地上的众人,哪里还有平时扯高气扬的气势,个个如同丧家之犬,这还是明朝的将领吗?>
朱厚照坐了下来,对着杨一清说:“杨师傅,给他们好生讲讲榆林卫的战事,让他们明白什么才叫做军人,什么才是真正的军队。对了,你们不是俘虏了火筛吗”?>
火筛?众人面面相觑,不会吧?惊喜一个接着一个,杨一清竟然俘虏了让明朝头疼不已的火筛?是真是假?>
杨一清把此次战事的前后过程陈述了一遍,众人才知道朱厚照在春节时就做好了未雨绸缪的安排,杨一清最后对着朱厚照说:“本次战事能取得巨大胜利,皆因一切都在殿下运筹帷幄之中,方能决胜千里之外。若论此战首功,当属殿下;次功,当属王守仁及其东宫护卫,还有仇钺仇将军”。>
朱厚照摆摆手:“本宫没有功劳,有赖将士用命而已,本宫没有谦虚,这是本宫的知心话。首功应当记在东宫护卫郭文乐及其下属,是他们挡住了鞑靼的援军,用血肉之躯为战事胜利奠定了基础;次功”,朱厚照看了看王守仁和仇钺,轻声说:“次功是仇钺,擒获了鞑靼首要人物火筛。这一次击败鞑靼,可以说真正的打痛了鞑靼,边关至少可以平静十年,所以,这一次参战的将士都居功至伟,回到京城后,本宫会为你们请命”。>
说完后,朱厚照扭头对樊星晖等人说:“事实已经清楚了,你们继续审问延安府知府等人,榆林卫原边军将领按照军法从严、从速处置,原边军由杨一清暂领,至于保国公....”,冷冷的瞥了眼跪在地上的保国公,朱厚照心里闪过一丝厌恶,保国公为什么要围攻榆林卫,朱厚照心里跟明镜似的,因为妒忌新军的功劳。“看在你家祖上为朝廷出生入死的份上,你自己回京向陛下请罪吧”。>
一场闹剧就此落下,朱厚照心里却是没有一丝丝的快意。穿越回明朝后,他一直以来都保持着乐观向上的心态,认为明朝灭亡只是因为文官党争。可随着深入的了解,才发现明朝就像一个破房子,到处漏风。>
(本章未完,请翻页)>
翌日,站在榆林卫城墙上,看着一望无际的河套平原,朱厚照心生感慨,身后是杨一清、杨廷和、王守仁。朱厚照转过身对王守仁说:“伯安,这一次出来有何感想”?>
王守仁紧紧抿着嘴唇,感想?榆林卫一战,让王守仁看到了战争的残酷,无数人倒在地上再也不会起来,昨天还谈笑风生的同袍,今天就已阴阳相隔。王守仁眼里透出迷茫,“殿下,我不知道感想是什么,我只知道在这片土地上人命如草芥”。>
“那你可有想过为什么呢”?>
王守仁摇摇头,朱厚照叹了口气说:“因为人的 ,人的 是无限扩张的, 是人的天性,无法抹杀。生存就是人的第一天性,活下去就是首要目标。生存没有问题了,人不会安于现状, 会再次膨胀,想生活的更好一些,于是就有了战争,战争是残酷的,是会死人的,特别是两个相邻种族之间更是战争不断,所以人命如草芥”。>
“伯安啊,我以前也一直在想为什么一定要战争呢?大家相安无事好好的生活不可以吗?但事实告诉我想法很天真,现实很残酷,我们可以心存善念,但异族总是捅我们一刀。有什么不是我们选择了战争,而是战争选择了我们。就说这次战争,陕西遭遇百年一遇的天灾,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鞑靼却趁虚而入,为了保护百姓,我们不得不奋起抗争”。>
朱厚照深吸一口气,目眺远方,迎着烈烈狂风,“伯安,可惜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