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士子云集(2/3)
他又担心家族的子弟受到挑拨参与此中,赶紧修书一封快速送往山西家族的长者,告知此乃有心人士煽动士林对抗朝廷,告诫家中子弟切勿头脑发热参与其中,否则必然连累家族,韩文还坦言朝廷政策有利国家和百姓,家族应当大力支持云云。>
不少当地的士绅家族一手派嫡系子弟前往西山学习,转手又在背地里鼓动士林对抗朝廷,他们的目的不是真正为了读书人,而是借此获得更多的谈判资本,一些不明就里的读书人在他们的煽动之下,热血上头,开始为此奔走,决意上书朝廷。>
在朝廷公布十年计划之后,各地竟如春笋般出现了各种诗词社,甚至有些地方激进的士子更是扬言“奉儒学、保科举、除杂学”,等到朝廷说要在大朝会上准备廷论之时,京城本就有大量各地士子在此求学,京城之外则是浩浩荡荡的士子结伴成群的进京,霎时间京城风云际会,犹如科考。>
京城客栈一时之间爆满,迟来的士子只能去找相熟的老乡借宿,朱厚照看着锦衣卫递上来的奏报,嘴角抿笑,就这帮书呆子还想着与朕斗,不过略施小计就让这帮书呆子乖乖掏钱,这就是朱厚照为什么会同意廷论的原因,刺激消费啊。>
这么多人,还是风流才子,凑在一起不搞些风花雪月的活动多无趣啊,朱厚照放下奏报说:“继续监察,下令五城兵马指挥司做好京城安全工作,防止有心人借机闹事,若是发现有人聚众闹事,立刻通知顺天府抓人”。>
四大才子闲来无事,听闻有不少士子从各地赶来京城参加廷论,一时心痒,唐伯虎拉上王守仁,还有在西山学习的康海和顾鼎臣,特意从西山跑到京城,看着街上酒楼里高谈阔论的士子,唐伯虎听了一会后面露讥笑:“换做我以前的性格,这帮人势必被我唾弃到体无完肤”。>
王守仁冷冷的回了一句:“你现在不就是在唾弃他们吗”?>
唐伯虎噎了一下,随后幽怨的说:“你会不会聊天?能不能好好聊天?你这样下去会没朋友的”。>
王守仁耸了耸肩,祝枝山等人哈哈大笑,徐祯卿笑着说:“伯虎兄,你这>
(本章未完,请翻页)>
辈子啊就败在伯安兄手上了”。>
唐伯虎随即一手揽过顾鼎臣:“九和,有没有好的去处啊,最好是那些士子齐聚的地方,咱们就观摩观摩,顺带砸砸场子”。>
康海摇头微笑,这个唐伯虎初见时一脸严肃,熟悉后就有些吊儿郎当了。不时调戏刚去西山的年轻士子,顾鼎臣没去西山之前,刘阁老的孙子刘成学就经常被唐伯虎调戏,刘成学老实,每次都是憨厚的笑着。顾鼎臣去了西山后,两人竟然对上了眼,顾鼎臣因为年幼的经历,身上带着一股痞气,很对唐伯虎的胃口,两人自然而然的合起伙来欺负人了。>
顾鼎臣,弘治十八年的状元,那一年的考题也是朱厚照亲自出题,题目是人人生而平等。顾鼎臣身世坎坷,逢此考题自是胸中积郁,不吐不快,洋洋洒洒把平生所遇不公直抒,其所述的平等让朱厚照眼前一亮,钦点为状元。>
顾鼎臣仰慕王守仁和唐伯虎,在求学时听到两人的事迹就心生向往,高中状元后本是安排他先去礼部,他竟敢上书朱厚照,说自己才学疏浅,自感还需精进学业,请求到西山继续学习,朱厚照看到后乐了,挥笔同意了他的请求。>
康海则是弘治十五年的状元,自小聪敏机智,是弘道书院的得意门生之一,弘道书院是原吏部尚书王恕之子王承裕所创,自从弘道书院出了马理与康海、吕楠三人,声名便开始远播,天下皆知,不少士子不辞万里都要进入弘道书院学习。>
康海中状元后,原本是跟随刘大夏历练,刘大夏升任首辅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