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神魔之间(3/4)
错不分。这算什么?能说明什么?”
骆生义叹口气,道:“这说明你心胸,气量都很狭小,被你所认为的真理蒙蔽了心眼。即使明知路途错了,却还坚信自己能到达终点。这是多么荒谬?你只是为愤青而愤青,图一时之快,却很少想明白自己愤青的意义。这样愤青的人历来有很多,你陈亚东也绝不会是最后一个。然而你们所愤青的局面,绝不是因为你们的愤青而改变的。”
骆生义的话,就如一条鞭子,狠狠地抽在陈亚东身上。他不知道自己当时是怎样的心情,但是他绝没有在骆生义面前低头。
只是,后来有人递给陈亚东一支烟时,他道了一句:戒了。
陈亚东秉承着一句话:知错,改错,绝不认错。
他没有再校园内抽烟,骆生义也感到很欣慰。也让政教的松了一口气,毕竟有这么一个反面教材不是什么好事。
只是,还没等他们彻底地缓过神来,陈亚东又干了一件轰动学校的大事。
当然不会是什么好事,至少对学校来说是这样的。
学校每年都会举办一次青年艺术节,让每一个有才能或都想展示自己的同学有一个舞台。
艺术和陈亚东就不大沾边了,他觉得人只要吃饱喝足了就是艺术。本来他对所谓的艺术也不感兴趣,只是这一次艺术节他表现得比谁都积极,早早地就跑到舞台边上等着。
因为林玲会上去演出。
对于别人来说,艺术节俊男靓女齐齐亮相,正是欣赏男神女神的大好时机,所以观众特别多。
演出很精彩,有歌声,有舞蹈,有小品,还有掌声。掌声一浪高过一浪,陈亚东却显得昏昏欲睡。
好不容易熬了一个多小时,终于听见帅帅的男主持人道:“古筝,又名汉筝,是汉族民族传统乐器中的筝乐器。它是中国独特的、重要的民族乐器之一。它的音色优美,音域宽广、演奏技巧丰富,具有相当的表现力,因此它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下面,请欣赏高一(3)班的林玲同学为我们带来的古筝名曲,《平沙落雁》,大家掌声欢迎。”
陈亚东忽然就精神了,目光一直锁定在舞台上。然后,就看见林玲款款走上舞台。
忽然间,时间仿佛静止了,世界也安静了。然后,一片哗然。
今天,她穿着一身洁白的连衣长裙,长发披肩,脸上画着淡淡的装。轻盈地走着,就仿如从画中走出的仙子。
人群开始骚动,当林玲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立刻传来尖叫声,议论声也连成一片。
只是林玲却全然不顾,直到瞧见了陈亚东,才露出一丝笑容。
而这一笑,又有多少人为之倾倒。
陈亚东的心也加速地跳。
林玲走到古筝架前,坐下,台下瞬间又安静了。
登……等……灯……登……灯登等……等灯登……
纤指动管弦,悠扬的声音弥漫开来。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有词曰:
平沙水云,似轻烟惨澹斜曛。秋戽冬临,芦花乱纷纷,孤雁离群。
飞落江东,近西洲蓼花正红。问取恁孤鸿,寄音书,可也千时能通。那时节,与他相会书中。
烟水濛濛,一天潇洒西风。游子飘蓬,瘦减好形容。听疏钟也听疏钟,咽寒蛩,铁马风,扰得人心忡意忡耳边忡。奈何奈何也,目断飞鸿。忆云山,阴隔千里,寄音书,却也难通。
音信难通,音信也难通。远隔湘江,怅秋容枫叶红。送舟风,浪迹萍踪,人未逢。怕看那云重,说什么归鸿。相逢梦中,相思无穷。到如今,泪洒寒江西风。
带月也披星,南往悲鸣。千万里衡阳,衔芦花,宿柳岸,异国飘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