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六十四章 水龙车和起重机(1/3)

第二天,当杨墨来北城例行视察的时候。

远远的就听见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越靠近北城,主街两旁人头攒动。

几乎半个县城的百姓们箪食壶浆,夹道前来迎接他!

比上一次他进城请赏时还要隆重!

才刚过县城中心的县衙门口,北城的几个乡老们就亲手抓住他的马缰。

坚决要请他去赛樊楼赴宴。

杨墨以事务繁忙为由,拒绝了他们的盛情邀约。

虽然如此,为了表示对他们的尊重,杨墨也不得不下马来,跟几位乡老边走边聊。

这些受灾的居民中,也不全都是贫民,其中也不乏富户。

他们在得知这件事之后,对杨墨和民夫们也都十分感激。

这些富户们,谁在城里还没有三门穷亲戚?

如果杨墨不提出这个建议帮助那些受灾的百姓。

百姓们势必就只能向宗族或亲党中的富户们寻求帮助。

这样一来,无形中就加重了富户们的负担。

亲戚或者本家找上门来问自己借钱。

即使不想借,也抹不开情面,什么时候还,那就更是个未知数。

有了杨墨的这个提议,一下子就把他们从人情负担里摘了出来。

他们有钱,大可以借给自己愿意出借的对象,还能赚取合法的利息。

话又说回来,自古以来,人情债都是最重的。

受灾的百姓们,宁愿付利息借陌生人的钱,恐怕也不愿意欠自家亲戚人情。

不管是灾民还是富户,他们当然都对杨墨感恩戴德。

甚至当场就有人主动承诺,可以把自己家的房屋,无偿借给工程队使用。

甚至还有人愿意捐出善款,资助县府修城,改善民夫们的伙食。

杨墨听了乡老们的陈诉,暗自欣喜。

北城这一片,做什么营生的百姓都有。

有了这些居民的帮助,物资的堆放,民夫们的住所。

甚至于干净的饮用水和粮食供应,都得到了保障。

为工程队省下了大批的帐篷,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

同时也改善了工程队的各项条件。

民夫们能够吃得好,休息得好,干起活来自然也更加卖力。

为了回应这些乡老们的善意,也为了解决目前的材料困境。

杨墨答应帮他们清理倒塌的建筑垃圾,征收倒塌房屋上能够利用的所有材料。

包括破砖烂瓦,房屋上的各类木料。

大的木料比如房屋的梁柱,可以直接拿来制造工程设备。

其它废弃的散碎木料,可以作为工地厨房的燃料,一举两得。

这些东西,杨墨都会让专人一笔笔记录在案。

将来帮助居民新建房屋的时候,都会以同等的原料偿还给他们。

这样做不仅解了当下工地上原料不足的燃眉之急。

还让本地居民们建房的时候,能用上新料子。

他们也不用整日为了守住自己倒塌的旧宅上的那点东西而提心吊胆。

这一举措彻底化解了当地居民跟工程队之间的矛盾。

北城一带每天都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变化。

没过几天,杨墨设计的工程器械,就开始有序的投入到了日常劳作中。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