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 高墙犬吠(1/3)
欧阳修的札子玉堂见过,这个意思他可没看见,反倒是有些话印象深刻。欧阳修的札子里,提起来军士一点没客气,说什么“军士本是小人”,小人不小人的玉堂不知道,他只知道大军平蛮回来的时候,十停人马剩不到五停。像龙卫这样去的早的,人马已经是十不存四。
平蛮胜利归来后,朝廷对一众军士的赏赐,人均不超过二十两银子,有些人甚至还不到五两。为这点钱,豁出去性命,文人有几个愿意来?!报酬玉堂给他们十倍!
都是一般的父母皮肉,肚子里念了点圣贤书,真就能变成圣人了?!做了高官,拉帮结伙,一个劲荫庇子孙的文人,为数好像也不少吧!
确实军士大多数不识字,好多人一张嘴就开始放屁,斗殴厮打是家常事,让别人看见了确实不喜。就凭这些被定义为“小人”,腐儒们也未免自大太过!武人常年在边上驻守,见过边塞上失守的惨状,这种教育,可比念了几句圣贤书,强过一百一千倍!众军不忍见百姓遭战火荼毒,自愿舍生忘死罢了。
真论献身,他们文人能算个屁!任何行里,得志就飘了的人数都不少,偏偏把军士挑出来,专门冠上“小人”这个词儿,根本就是用心险恶!
说什么“小人易为扇诱,所谓一犬吠形,百犬吠声”当年赵祯的老子赵恒,曾经写了几句诗,什么“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引得一帮人纷涌去读书,这个算不算“小人易为扇诱,所谓一犬吠形,百犬吠声”?
爷爷们自己愿意上进,凭着军功被提拔,走的是正儿八经的路子,有什么不行?倒是有一些文官,拉帮结派的相互斗,凭着给上官拍马屁、投靠权臣往上爬,他们不是“小人扇诱”,他们是些政斗的行家,干什么都是一盘沙,屁都做不成的一群货!
当年张元科举不行,一怒之下去了西夏,得了高官和厚禄。宋朝的文士纷纷效仿,很是让西夏兴盛了许久。怎么他们放不出屁来,对此事完全不敢提?!
还有什么“武臣掌机密,而为军士所喜,自于事体不便,不计青之用心如何也。”实在没有确凿的证据,连假设之类的出来了。真找的话,鸡蛋里也能挑出骨头,更别说人。就算你是个石狮子,他也能自己把手塞进你口里,然后在那大声嚎,说他被咬着受伤了。
甚至朝堂上有些人,拿出些市井无理的言论,说什么“一个、两个人说他不好,可能的确是看错了。倘若所有人都这么说,那么此人的人品,肯定就是真的不行。”
这种言论听了就可笑:朝堂上站队,从来都是欺软怕硬,跟公利什么的没关系,也谈不上什么道德不道德。最无耻、最霸道的那个人,往往跟随的人更多。豢养的群狼会随时待命,一旦主人发号施令,就会扑上去撕咬了。老实、听话的那个人,是最容易受别人欺负的,拿数量来例举就不可靠!
宋军文臣谋划军事,外行指挥内
(本章未完,请翻页)
行,贻误军机,折损了那么多将士的性命,浪费了国家大量的银钱,在军事上面毫无建树,这倒是实情,怎么不见人提一提?文臣里面,除了范仲淹、种世衡、张亢这些,有几个真懂得军事的?
谁让人家的嘴巴会说,那些修史的都是文人!武将嘴拙,说不过人家,天生就是倒楣的货,自然是活该受欺负。欧阳修曾经有一篇文章,题目叫什么《卖油翁》,这么评价武将的武艺:“无他,惟手熟尔”。
这种言论,一看就是外行人自以为是的话:习武到了一定的境界,每进一寸都难上加难。人目视的距离是有限的,人的体魄也有限,经过反复的习练后,射箭可以快、可以准、也可以远,根本不可能无限拔高,是他娘手熟不手熟的原因么?!在欧阳修等一干文人看来,武艺精熟什么的,根本不值得一提,“与庄生所谓解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