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九十、并州牧(2/3)

比起少年成名的英杰如霍去病等还是老了不少,但在当朝已是无人能及,而后人在这个年龄往往还在深造或是被房子压得喘不过气来。

女皇对全戎的破格提拔,自然会遭到一些人的反对。而最主要的反对者出人意料,是太史信的父亲太史德。在秦监被罢免后,女皇秦峻会不定期召见太史德和几个近臣商议要事(毕竟太史信经常不在帝都)。收到这次的捷报递后,女皇一边派人核实战果,一边召集太史德和宗正秦少8、廷尉张水、御史大夫秦晚等人商议对全戎的封赏问题。秦峻首先提出将全戎封侯,宗正秦少8表示按这样的功劳,封侯符合惯例。随后秦峻表示任全戎为右将军,众人也表示同意。结果秦峻还要任命全戎为并州牧。太史德第一个反对,他表示,并州紧邻京畿重地,地位非同一般,并州牧最重要的责任便是守土安民,这一职务宜由经验丰富、老成持重的人担任,全戎固然战功赫赫,然而此人少年得志,仕途太顺的人往往容易忽视创业的艰难,若是他为政不周,恐怕辜负了女皇的厚爱。宗正秦少8、廷尉张水虽然没有说话,但看他们的神情,明显是赞同太史德的观点。女皇秦峻于是笑吟吟地看着御史大夫秦晚:“晚姐姐,你意下如何?”

秦晚微微行礼,晶亮的眸子透出狡黠:“启禀陛下,全戎屡立战功,这是天下皆知的事情。至于别的嘛,臣身为御史大夫,掌管的大多是朝中官吏相关事宜,平日不和他这样的地方官往来……还请陛下圣裁。”

秦峻点了一下头,示意众人可以退下了,却单独留下太史德。

太史德明白秦峻的意思是想听他进一步的想法,于是引经据典,向女皇说明:自古以来,同时掌管一地军政大权的权贵便容易形成割据势力,轻则不听中央调遣,重则起兵造反,春秋战国的诸侯如此,东汉末年的州牧如此,唐朝五代的节度使也是如此。他言尽于此,但表达的意思已经非常清楚:全戎有可能形成割据势力!

秦峻沉默了一会儿,慢慢地说:“听说全戎和太史信亲如兄弟,而伯父你却直言不讳提醒我这些,当真是社稷幸甚!”

太史德行礼:“微臣受先皇和陛下深恩,不敢以私废公。”

秦峻扶起太史德:“伯父请起。朕说说为何任全戎为并州牧。”

秦峻那天和太史德聊到晚上,大体内容就两个:一是全戎军事能力出众。全戎初战以来,每战必胜,这固然有全戎部下装备精良的缘故,但在冷兵器时代,武器对战斗结果的影响远远小于战略战术和战斗意志。全戎属下亲兵顶多不过几千人,他主要依靠的还是朔方驻军。这些曾经平平无奇的边防军,到了全戎部下鸟枪换炮,更有了铁一般的军纪,多次打败鲜卑骑兵,一跃成为虎狼之师。二是全戎政绩卓著。他主政朔方期间,朔方的赋税收入两年之内增长了十几倍,几乎达到长安的水平;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人口增长五倍,市场繁荣,百姓安居乐业。并州因为特殊的位置,时常遭受鲜卑骑兵的攻击,连年需要朝廷巨额补贴,迫切需要一位善于治理地方的州牧出来增加并州的赋税收入同时抵御鲜卑骑兵滋扰。至于太史德担心的事情,自然也能获得解决,因为女皇将在并州的几座主要城市派驻几千部队,直属于手持尚方宝剑的绮云君主宁秀依。最后,女皇秦峻还露出了意味深长的微笑:“伯父你放心好啦,要是有人不听话,太史哥哥会帮我教训他的……”

就这样,女皇统一了几个近臣的意见。当刘慧娘宣读圣旨任命全戎为并州牧之时,虽然朝臣大多感到意外,也只是掀起了有限的波澜。没有一个人公开表示反对,不过是有谏议大夫、左内史等几个人私下质疑全戎资历太浅,难以服众云云。庆功宴结束后,这些个私下议论的人,第二天就跑到全戎那里去祝贺,还提议趁着当下无事,给全戎兄弟庆祝一下,好好吃一顿,然后再去窑子乐呵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