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淮动(2/3)

接下来,我对于徐州方面的第一条后续指令,就是马上开始从舆论和实质举措上,开始逐步的切割与大梁朝廷的干系和关联;

因为这些工作其实很早就已经在持续和按部就帮的暗中进行着,所以这一次更多是一些象征性和名义的举措

比如,包括了全方位的改易军序和番号;

自此开始将本部主战军序的御营左军,改名为淮镇第一军,行营右护军改为第二军,前军改为第三军,模范后军改为第五军;此外,还有比照主战部队建立起来,负责驻防辽地的安东守捉军,就地改编和扩充为为第六军,。

然后,淮东守捉军配下的前后左右四厢,改为防戍第一、第二军;其余驻留在安东境内,至今保留一个基本架构的定襄军、平海军和保定军,则暂编为防戍第三、第四、第五军;待到就地扩编和补充完成之后,准备移驻到河北,河南和淮南地方。

而半脱产的建生军编制和名号依旧不变,但编为一个不满编的工程军和三个屯垦军;淮镇直接支配下的外驻藩兵,也基本保持原状以沿用旧号,只是暂且在善后留守司的名下,分为夷州和海东(新罗藩)、辽地三大驻防集群。

至于,技术兵种和实验部队汇集的左右虞侯军,则就地改名为内卫第一、第二师;牙兵诸营的亲直和衙前的名号则一概不变。

另外在淮东经略使名下以营为单位,另设十数个独立的边防营,装备和兵员比防戍营稍好一些,但是简略了机动上的骡马配备而多配小炮大铳以强调防御性,主要针对一些非直接控制下的外缘飞地,的重点和扼要进行控制镇压的需要。

当然了具体到旗帜和军阶式样依旧,下属各部相应的荣誉称号和名衔也依旧不变。

这样下来,我麾下可用的实际战斗部队,就达到了十二万有余,相对于淮镇如今治下近两三百万人口,还是一个可以比较轻松承当的比例。

毕竟是有初级工业基础支撑下的集体农业和,比起传统小农家庭和宗族为纽带的底层社会结构,在动员效力和资源利用率的加成上,乃至在自然环境变迁和意外风险抵抗能力上,简直不可与日而喻的结果。

然后,就是已经被解救出来的模范后军统制刘延庆,相关的处置和去留问题了。

因为我发现,在这只新卒居多的模范后军当中,他居然还颇得人心,尤其是中下层将士当中;因此在诸事都尘埃落定之后,,事后主动为他辩白和说清的声音

至少,看在他公开表态拒绝接受乱命,并且打算为我分辨和求情的份上,我也要给他一个更多选择的机会。

扬州旧城外名山蜀冈上的大云寺,风景极好的名胜所在西林大木塔上,格外拨亢的我和他一起坐在一起,摆下一壶扬州当地春芽茶,几碟蜜渍果子,算是一个促心长谈的幽静私密环境。

“既然朝廷已经不见容与我,那我也只有继续带着这么人的嘱托和寄望。。”

“继续坚定的向前走下去了,至少要想办法再闯出一条新路子来。。”

我对着他自顾自的的道来,

“不过,你接下来又有什么打算呢。。”

听到这里,他的脸色一下子变得晦暗和纠结挣扎起来,然后千言万语到了嘴边就剩下一声重重的叹息而已

“当然了,以你我故交和情义一场,自当是尽管去留自便,或者说是好聚好散了。。”

我继续对他劝说道。

“但与我个人私心而言,自然是更希望你继续留下来帮我。。”

“你毕竟是与我一般效从过两都北伐大业,从千军万马的尸山血海里杀出来,”

“好容易才走到这一步的资深人物。。”

“以如今天下之大,何愁没有好男儿安身立命,或又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