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六章 事辞(文字)(2/3)

地,从城郊的临时兵营,直接搬到了位于内城的前兵仗厅,现今沿用的战地武库的所在,从某种程度上说,我还真是和辎重库房颇有缘分的。

这是一个占地和容积都颇广的建筑群落,我们连带夫役、辅助人员和车马牲口在内,两三千人驻扎进去,丝毫不显得拥挤。

而且,为了方便管理和监造,旁边就是五金局和甲器署,虽然所属匠人和工役,不是逃散就是被军队征发走,但是留下来的各种工具、设备和场所,虽然被抄的乱七八糟,还算是大致完好。

安远州以前侯藩马氏为首的叛乱各藩,在裹挟着大量人口,弃城而走的时候,将没法带走的钱库和物料库,都放了一把火烧起来,也就是这里因为相对不这么重要,反而得以保存下来。

这种布局和设置,主要还是因为某种当地历史渊源,丹戎大洲自古以来就以富产矿物著称,其历史可以上溯到扶南国的统治时期,进贡给南海都督府的日常大项里,就包括大宗的精炼矿产,

其中以相当高产的锡沙和红铜锭最为著称,因此丹戎大洲南部和对岸的柔佛洲,也是国朝流通最多的青小钱,所需的主要铸料来源。因此国朝在安远州设置了好几处钱监和相应的铸印分局。

其次就是铁,当地具有多处已于开采浅层铁矿,其中包括含量成分不同的赤铁山和褐铁山,甚至还有伴生磁石出产,再加上半岛南端和东邻的天南还产优质煤,

而这些产地,想但部分就位于安远州境内。

因此,当地各种铁山矿冶相当发达,同样也设立了隶属于军器监的分坊,以就近调拨输供西海道诸战事所需,第一路前来武装捉拿马扩的官军,在州城被围攻覆没后,连带州成立的储备在内,至少有十数万件各色兵器,因此失去控制流入地方,武装了那些叛藩。

然后当地的河流上游还产金沙和矿金,以及一些铅、锌、硼砂、云母等伴生矿物出产,除了主要的官办矿冶之外,当地的大小藩领,亦有不少以矿业致富者,因此颇有身家和储积,并且多少拥有一只熟悉山林的私人武装。

再加上他们现今,还拥有自备武装,或者输入武器的渠道,因此一旦反乱起来,就演变成与官军纠缠不休的期拉锯的局面。

但不管怎么样,这种环境和条件,对于有手工和研发癖好的我来说,就是一个现成的试验场和大型工房,而且器材和原料都是现成的,

作为庆功宴上中毒事件,带来的余波和后续,还在持续的震荡着。除了宴会下毒最直接的责任人,诺藩当主被监禁待罪,身边所有人等,都被拿下逐一拷问深挖内情之外。

军中的追查还在继续,至少牵涉三只部队,六七个下属机构,数十个责任人等,被牵扯出来,官军内部的问题看起来比想象的严重,前期积累下来各种缺额和弊情,也发现了了不少,因此让高高缺席了一大票将领军官的官军中,充斥着一种声鹤唳的味道,

当然,这其中也不排除,那位颇有进取心的高经制,乘势剪除异己抓权专断的手段和策划。因为私下流传的,发酵出来的不安和焦虑,甚至有整火的官兵,在执勤时突然脱离之首,集体逃亡。

然后没走出多远,就被执法的虞侯都和宪军队给抓捕回来,领头者斩首示众,余下皆编入苦役服刑。然后相关责任人等,自队正、团官、营头,本军别将和都尉,及相应官佐、武吏在内,十数人被降职活免任另用。

其行事大刀阔斧的手段激烈,却有些出乎我的意料。

若是这时叛军大举来袭,他们或许就会发现所要面对的,已经是人心浮动战斗力大减,而孱弱不堪的官军,只可惜的是,那些叛党似乎在前番的战事受创过重,。

因此除了一些州境内的边远山地村邑,有小股出没的踪迹和传闻外,就在没有什么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