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九章 朝生暮死罪与罚(文字)(2/4)

果我还能囫囵的站在这里,而不是跟着一群不下被人追亡逐北。这场战斗下来,我却是不甚满意,因为作为一只新生部队的表现,可以说是有好有坏的。

作为好的典型,卷旗的第一营不愧是我带出来的老底子为主,就算是铳兵被突进的敌人,冲到面前,也能从容的用刺刀交叉前冲,来不及转刺刀就倒转用枪托轮砸,将敌人逼退或是杀伤,为不冲过来的矛手和白兵,创造出替换的喘息之机。

由枪术转型而来的刺刀交替掩杀的战术,通过实战磨练愈发的娴熟默契,据说已经形成十七种动作。

至于另一端负面的典型,就是外面嘈杂声的来源。

将虞侯赵隆正在监督一场,大规模的公开集体执行军法,沉重的军杖打在上的噗噗声和相应人员有气无力的呻吟声,此起彼伏,因为在昨夜的战斗中途,

负责掩护两翼的,第三营居然崩溃了,没错,就是我一度寄予厚望的第三营,在不知道实在第六次还是第七次迂回攻击中,因为排兵和队官一起阵亡而出现小小的指挥混乱,被敌人冲进铳兵的队列之后,就这么溃散了,

除了崔邦弼自己拼命拢住,老兵居多的第一团表现尚可之外,他们内外数层结阵,抱团死死守住原地之外,其他三个损伤不多的满编团,在第一时间相继放了鸭子,转身逃散,

因此差点导致一股乘势涌入的敌军,突入正在奋战的第二营后方,而被包了饺子,连带正在指挥激战第二营营官张立铮,身边护兵差点死光,本人也击伤肋下,不得不带伤作战直至天亮。

而不得不将原本重点防范和限制使用的第四营,拉出大半来救急,才堪堪挡住崩坏之势。

结果在实际表现中,反倒是第四营这些新收编的行伍,面对近身肉搏的敌人,更有韧性,可以坚持更久一些,特别是那些前润州军,似乎欲以有所表现而成为某种中坚力量,

他们在杨再兴的领头下,几乎是大呼酣战着,从这头杀到那头,努力维持着被渗透交错的战线,直到我紧急掉过头来的两只亲军队投入战斗,才重新稳住阵脚,将对阵之敌缓慢而坚决的推赶出去。

因此此战事后,第三营的整肃在所难免了。

虽然第三营之前都是各军选送过来的老练铳手,属于平时缺少重视的垫底对象,也还缺少时间来建立对于这个集体,完全而充分的信任和附从感,但是不管什么理由,临阵脱逃和置友军不利的后果,就是都要依例受到严惩,

带头逃跑的被指认出来,剩下的抽一杀十,悬首示众,其余的人当众处杖二十,养好后全部充入辅助队以观校赎。

剩下的缺额,从其他营里抽取骨于,再用实际超编两倍多,原本就当作辅助序列来用的第四营兵员来补充。

比如,那些表现尚好的润州兵,被编成第三营第四团,专门负责白兵近战,给授“中流团”的私属称号和相应旗帜,一把折断的匕刃,这也是亲直、标兵、教导、捉生之外的第五个专属团号,每个月可以从我这里比别人,多拿六百钱的物料补贴。

当然这种军中行刑,不比那些衙门的阴私手段,都是实打实的技巧,力求达到最大伤痛的惩戒效果,又不至于严重伤害筋骨,留下什么难以治愈的伤患或是暗疾。

但是令我惊讶的是,第三营主官崔邦弼,也以职责连带,其咎难辞为由,要求一同受刑,在我和赵隆商量之下,也被当众打了减半的十军杖,作为警醒

不过这件事也让我对他的印象,多少有些改观,至少这位还是有所追求的,不完全是来军中混子里的纨绔之流。

话说回来,就在这一个晚上,

东面的敌人一次次被击退又重整队伍,整整强行攻打了十七回,把营墙木栅都打成了破烂筛子,而西面自内向外的突围部队,也在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