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331章 猛进(2/3)

才能形成初步战场机动力,发挥出基本的效用来。

好在这些战马都是按照军用标准初步调教过的,已经习惯了和人类一起集体行动和战场上的喧哗、鼓噪,再加上日常训练也不离左右的铺垫。因此,仅有小部分军马出现了惊乱、狂躁等状况,但很快就被压制下去了。

在火气彻底主宰战场之前的时代,古典战争的大多数指挥层面,仅限于视线之内,而脱出视线之外的自行战斗,就只能凭借某种局势惯性,已经具体基层军官和士兵日常训练和战场经验,来补足和完成了。

因此大多数情况下,身为将领只是下令具体的命令,而让部下在这个实行的过程中,根据个人格和专,各种自由发挥的手段。

在没有无线电等近现代通讯手段的情况下,在范围较大的战略布局中,将领只能指定相应部队的进攻路线和停止线,而无法再做到更多其他的。

而能够及时进击并投入战斗,又能相对成建制的退出战斗的部队,都可以称得上是一等一的精兵强将了,需要许多的战斗和淘汰,才能培养出来的习惯和默契。

而指挥的能打出去,也能收回来的,都可以堪称是将才了。

在这个过程中,扶沟镇中的守军,似乎把我们的战斗,当作了某种公然示威或是诱饵式的陷阱,一片死寂的从头到尾旁观到底,就是没有丝毫出来战斗或是援护的举动。

当然,他们真耐不住要出来,我也不无对策和准备,那些密密麻麻的城壕,固然暂且阻却了我的攻打布阵,但也妨碍了他们的出击路线,在此之前,我有足够的时间用火铳和炮子,让他们尝尝只能被动挨打的滋味。

“可以了……”

我终于下达了结束战斗的命令,随着摇动的旗帜和短不一的鼓号声,战场的两翼开始收缩,用刺刀矛将那些敌人。压迫到一个方向上去。

然后他们不出意外的哗然崩溃了,纷纷转身逃亡着,

然后在奔逃人群推挤下,自愿或者不自愿的跳进那些壕沟里,许多人发出一阵阵的惨叫之后,就再没能爬上来,但随后更多的人踩过他们的尸体,出现在了壕沟的另一边,却再次惨叫了起来,纷纷滚到在地上,却是壕沟边上也被插了竹签之类的小陷阱,而剩下的人,则跨过这些倒霉鬼,继续越过和推倒那些耸立的拒马尖桩,然后又冲进另一条壕沟。

如此跌宕起伏的周而复始之下,这些败兵冲到城寨之下的时候,已经所剩无几,随后纷纷倒在城头射下的箭雨之中,但是我想要的部分效果已经达到了,他们几乎用尸体,给我们铺出几条不规则的路线来……

唐代李复有诗云:“人负六斗兼蓑笠,米供两兵更自食。高卑日概给二升,六斗才可供十日。”如果没有足够肉菜提供的油水,重体力里劳作之下,光吃粮食根本不耐饿的。

而那些没被选上的倭兵,一天也就只有六个烤土豆或是红薯的份额。

黑岛仁一行,终于吃上了足够的麦饭和饼,还穿上了半新不旧的镶皮甲,总算像模像样的出不统一了装备。黑岛仁还得到了一件战利品中的半身锁甲,一只棒槌般的三眼铳,作为他高人一等的身份标识。

以及,一个全新的汉名“赵信”,虽然他第一次被称呼这个名字的时候,总觉得胯下有些凉飕飕的,但还是欣然接受了这个来自上官的青眼相待,

虽然使用很多人的命换来的,但是他手底下的大多数人,还是觉得很满足。毕竟在扶桑本土,虽然社会生产力进步了,但是由此暴涨的人口,再加上上位者的横征暴敛,让底层小民的生活状态,并没有没有因此得到多少的改善。

正所谓人命贱如土,到了冬天照样要遗弃没有生产能力的老人,或是抽签选出年者作为山伏,以保证其他人度过饥荒,因为饥饿和疾病夭折的孩童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